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面对铁矿石市场 寻求弱势中利益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19 16: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以来,铁矿石谈判在国人过分关注下,似乎已经超出经济层面,国内舆论环境有过高的期望。目前在铁矿石谈判中,买方注定处于弱势,因为在“资源为王”的时代,资源方更多地掌控“价格话语权”。

  铁矿石市场处于卖方市场

  铁矿石属于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性产品。铁矿石供应高度垄断。国际矿石业发展至今,通过大规模兼并和收购,近年来形成了著名的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分别为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力拓与必和必拓。它们的铁矿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33%,而且几乎掌控了全球铁矿石贸易70%以上的海运量。巴西是全球富铁矿第一生产大国,其铁矿资源极为丰富,占全球铁矿总储量的6.5%。巴西的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2008年,巴西淡水河谷铁矿石产量占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15%,铁矿石贸易量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33%。澳大利亚的力拓与必和必拓矿石供应分列世界第二和第三位,近年来“两拓”仍在不断增加自身的供应能力。2008年,力拓与必和必拓铁矿石产量分别占全球铁矿石总产量的10%和7%,铁矿石贸易量分别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23%和16%。

  国际三大矿业巨头对矿石资源很高程度的垄断,常常可以共同进退,以达到它们想达到的目标。铁矿石协议定价由年度定价转变成季度定价就是很好的例子,三大矿业巨头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别宣布结束协议矿年度定价,转而实行季度定价。作为买方的全球钢厂只能被动接受,根本没有可以协商的余地。

  全球铁矿石需求骤升加强了卖方的强势地位

  全球钢材消费的大幅增长,导致铁矿石需求急剧增加。21世纪以来,以我国为代表的人口大国一起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由此产生了对钢材的旺盛需求。2009年全球粗钢产量较10年前增长了55%,粗钢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我国和亚洲地区,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较10年前增长了358.17%。我国自199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粗钢生产国后,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总产量的比重不断上升,1996年占13.5%,2009年提高至47%。因为我国钢材生产的很大比例使用长流程技术,决定了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导致铁矿石需求量骤升。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