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世界视野、地方经验背后知识分子的精神建构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19 13:5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辨别种种“知识”的姓“西”姓“中”或者“外来”与“本土”之前,更重要是考察这些中国知识分子是否将独立人格、自由意志与人的主体性作为自觉的追求。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中,“世界”的知识框架是在新时期的改革开放中搭建起来的。“世界”被假定为一个合理的知识系统的表征,而“我们”中国固有的阐释方式是充满谬误的,不合理的。新时期当代中国文学的研究是以对“世界”知识的不断充实和完善为自己的基本依托的,这样的一个学术过程,在总体上可以说是“走向世界”的过程。

  


  西方文论引导了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主潮

  “走向世界”凸显了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的中国急欲融入世界,追赶西方“先进”潮流的渴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乃至中国学术界“走向世界”呼吁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社会对冲出自我封闭、迈进当代世界文明的诉求。在全中国“走向世界”的合奏声中,走向“世界文学”成了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第一推动力”。由此,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努力以中国之外“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方法为基础,以国外引进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三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起点,经过1984年的反思、1985年的“方法论年”,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得到了最广泛的介绍和运用,最终从根本上引导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主潮。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也是以中国之外的“世界”文学的情形为参照对象的,比较文学成为理所当然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该研究领域汇集了当代中国文学研究实力强大的学者,中国学术界在此贡献出了自己最重要的成果。新时期中国学人首先是在外国文学研究界重提“比较文学”,然而却是在一大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介入之后,或者说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将它作为一种“方法”加以引入之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

  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设立了以“世界”文学现有发展状态为自己未来目标的潜在意向,并由此建立着文学批评的价值取向。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一书不仅囊括了当时刚刚涌现、后来成为本学科主力的大多数学者、集中展示了那一时期的主力学者面对“走向世界”这一时代主题的精彩发言,而且还以45000余字的“导论”充分提炼和阐发了“走向世界文学”的历史与现实根据。更年轻一代的学人对马克思、歌德“世界文学”著名预言的接受,对于“走向世界”这一诉求的认同都与曾小逸的这篇“导论”大有关系。一时间,仅仅局限于中国本身讨论问题已经变成了保守封闭的象征,而只有跨出中国,融入“世界”、追逐“世界”前进的步伐,我们才可能有新的未来。

  1990年之后,我们重新质疑了这样将“中国”自绝于“世界”之外的思想方式,更质疑了以“西方”为“世界”,并且迷信“世界”永远“进化”的观念。然而,无论后来的质疑具有多少的合理性,都不得不承认,一个或许充满认知谬误的“世界”概念与知识,恰恰最大限度地打破了闭锁的思维,让我们在一个全新的架构中来理解自身的生存环境与生命遭遇。这就如同100多年前,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重启“世界”的概念,第一次获得新的“世界”的知识那样。随着中国留学生陆续释译的《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志》等著作的广泛传播,“世界”成为整个中国知识界的基本语汇。“世界”一词回传中国成为近现代中国基本语汇的过程,也是中国知识分子认知现实的基本框架——地理空间观念发生巨大改变的过程: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以中国为中心。正是中国中心的破灭,才诞生了一个更完整的“世界”空间的概念,才有了引进“非中国”的“世界”知识的必要,尽管“中国”与“世界”在概念与知识上被作了如此不尽合理的“分裂”,但“分裂”的结果却是对盲目的自大的终结,是对我们认识能力的极大扩展。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