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创刊1周年,值得庆祝,值得深思。庆祝什么?庆祝这“一报一刊”成就显赫、贡献独到,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的展示和创新思想的交流,搭建了权威性的窗口和平台。思考什么?思考这“一报一刊”何以成为国内社科期刊的翘楚,如何再创辉煌、继续巩固其权威性地位。总结这“一报一刊”以往的成功经验,联系当今世情、国情、学界,我认为,若想使这“一报一刊”越办越好,不断巩固其学术权威地位,必须努力实现“正、高、深、新、严、实、精、活”八字要求。
所谓“正”,就是办刊方向正。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其话语导向总是不可避免地服务于特定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需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因此,作为当代中国社科的权威性“一报一刊”,必须自觉把握正确的导向,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始终追求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始终有利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这是办好“一报一刊”最根本的战略要求。所谓“高”,就是要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齐备的作者群,有一支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过硬的编辑队伍,有一个高境界的政治强、业务精、视野宽、作风正的领导班子。这是决定“一报一刊”能否办好的关键因素——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保障。所谓“深”,就是所采编的稿件内容要思考深、研究深,且能深入而浅出。所谓“新”,就是所采编的稿件内容资料有新发现、观点有新见解、角度有新切入。所谓“严”,就是所采编的稿件内容表述严谨、观点严谨、逻辑严谨。所谓“实”,就是所采编的稿件内容资料翔实、求真务实、结论扎实。所谓“精”,就是所采编的稿件语言文字精练、谋篇布局精巧、成果质量精深。
以上“正”、“高”、“深”、“新”、“严”、“实”、“精”是确保“一报一刊”学术质量的实质性要求。而所谓“活”,就是所采编的稿件文风活泼、思路活跃、观点鲜活,且“一报一刊”的版面设计与经营方式都很灵活。这是增强这“一报一刊”生命力、吸引力、影响力,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