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师范院校应该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肖建彬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1 14: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牢牢抓住一个主题,即教育现代化,在此前提下,着力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体制创新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二是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中国的高校,不仅需要简政、放权、加钱、搞活,而且需要净化。

  近期,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广东教育学院正式改建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这在全国省级教育学院,甚至全国高等教育行业,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院长肖建彬教授。

  突破体制障碍就能绝处逢生

  记者:肖院长您好,近期我们获悉,广东教育学院刚刚获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请问这个改变对学校发展有什么影响和意义?

  肖建彬:改建对广东教育学院发展的影响和意义,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绝处逢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大批大中专学校不断升格成为普通本科院校,而作为成人本科院校的省级教育学院却不断沦落。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办学走上“绝路”呢?一言以蔽之,曰“体制”。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在教师教育领域实际存在两种并行的体制,一是教师培养体制,即由各级师范院校(师院、师专、中师)构成的系列;二是教师培训体制,即由各级教师培训院校(省级教育学院、地市级教育学院和区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构成的系列。这两个系列分别由高教行政机关和教育行政机关管理,后者还管理中师。管培养的不负责使用,所以不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也不重视培训。管培训的从使用的角度抓培训,因而培训院校分布更广、更贴近基层,实行属地管理。但实际上许多培训院校特别是市、县级教师培训院校却面临着待遇无法落实、地位无法保障、资源比较匮乏的窘境。

  例如,在当今中国,学校行政级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本科院校属于正厅级,专科院校属于副厅级,中专属于处级。除省级教育学院按本科院校建制定为正厅级外,师专归省级教育行政机关管,定为副厅级,而市级教育学院归市教育局管,只能定为正处级。中师归地市教育局管,落实了处级待遇,进修学校归县教育局管,只能定为科级。比较来看,培养系列获得的资源和机会就远远多于培训系列,由此导致培训系列的院校办学实力总体上弱于培养系列的院校,而且这种差距还不断地被体制放大着,由此产生了一种影响普遍的错误观念:培养工作是“学术性”的业务,而培训工作只是“技能性”的业务,前者是专业化的,后者是不具有专业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培训类教育机构的发展。

  从广东教育学院的历史看,广东教育学院创办于1955年,原名广东教育行政学院,以培养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学校长为主要任务。“文革”中因为属于干部教育的学校,受到的冲击比一般院校大得多。改革开放后,经多方努力得以复办,30多年的发展,走了一条“几”字形的发展道路。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