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者校长 众望所归——浙江大学琐忆之二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1 15:0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全面侵华,面对蒋介石不抵抗外侮的状况,全国抗日救亡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政府的镇压则愈烈。邵裴子校长不愿贯彻法西斯教育,便辞职回家,以卖字画为生。1933年的继任校长不学无术,以镇压抗日学潮为能事。常调军警到校搜捕,动辄开除学生,教师纷纷离校。学生发表宣言驱逐此校长,喊出“要学者,不要党棍!”表达了浙江大学正派师生的心声。此时,本省绍兴籍著名学者竺可桢进入了各界人士的视野。

  竺可桢,自幼接受私塾教育,对文史哲研究有深厚功底;后考取庚款公费留美,1913年得伊利诺大学农学学士,当年入哈佛大学,专攻气象学,1918年获博士学位,不但学业有成,对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也有亲历感受。回国后,他曾在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开大学任教,对国内的高等教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1928年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竺可桢学识博洽,研究领域涉及天文、气象、气候、农业、地理(地震、地磁),成果丰硕,事业正处于蒸蒸日上之势。他愿潜心学问,不愿做受制于人的大学校长。所以他推辞再三,为此曾五次找中央研究院院长、教育家蔡元培,请蔡举荐他人。但浙大师生、校友、当时浙大的临时负责人、教务长直至政界中的学者、国民党中浙籍高层人物等,都认为竺氏任浙大校长是最理想人选。学者校长,众望所归。最后蒋介石面晤委任,竺可桢提出“财源充足;用人有自主权,不受政党干涉;任期半年”为条件,走马上任。

  竺可桢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融汇文理。他的办学思想综合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书院制教育,美国哈佛大学等近代西方教育和蔡元培等当代中国教育经验,以本国文化基础和时代使命为出发点,吸收西方文化精华,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任职伊始,竺可桢遍访学者、贤达,诚聘专家。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教授以研究高深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后进为无上职责,大学就会养成好的学风,会不断培植出博学敦行的学者。

  竺可桢要求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教师指导,承传教师学问。但他又以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轨迹,说明已有的知识不是金科玉律,不是一成不变的。指出大学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传授现成知识,重在获得知识的方法,重在思维能力的训练、养成缜密深沉的思考习惯,以科学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事物,研究高深学问。他强调学习须深切的自觉和实际的努力,要高标准要求自己,做到《礼记·中庸》中所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竺可桢非常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教育学生应该道德和学业并重,并且两者应紧密结合。他指出:中华历史上曾经文化灿烂、学术辉煌,后遭列强入侵,但“一国的强弱、盛衰不是偶然的,有积久的、自取的原因”。“有知识有血气的青年须发奋图强,精研科学。”尤其重要的是养成组织、系统、团结、互助的精神,群策群力,才能使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竺可桢崇尚儒家的传统道德:“见义勇为”、“苦心志、劳筋骨”、“鞠躬尽瘁”、“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他说:“人生应以服务为目的,不能以享乐为目的。”

  基于浙大前身是1897年成立的求是书院,竺可桢决定以“求是”为浙江大学的校训。提倡实事求是,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按实际情况办事;不盲从、不附和、不武断,百折不挠;以理智为依归,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专心致志,不怕牺牲,为探求真理而奋斗。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大学化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