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话题。2000多年前,中国教育的鼻祖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有关教育的话题中,教育均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从来都是绕不开的焦点之一。拥有平等公正接受教育的机会,是社会公正的底线,缺少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育公平则难以实现。
7月13—1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主席指出,“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吹响了推动教育公平的号角。
教育资源配置“倒挂”
截至2009年,全国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979万,毛入学率为24.2%。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早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告别示范试点、少数先行阶段,教育资源配置普遍均衡化的实现。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最需要教育资源的地方,却最缺乏教育资源;最需要接受教育的群体,却离教育资源最远”。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倒挂”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我国目前有高等学校2300—2400所,95%以上是地方院校,但是,5%左右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央直属高校,”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说,“这对于绝大多数在地方院校读书的学生都是不太公平的。”马陆亭的研究团队曾经对高校经费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同样是本科生,好地区好学校的生均经费比薄弱地区普通高校的高出10倍左右。有社会代际正向流动和促进公平作用的高校,反而成为制约公平实现的因素。
从各个教育阶段来看,高校的资源最为丰厚,基础教育配给的资源很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储朝晖研究员将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两点:“大大小小”和“多多少少”。“大大小小”是指学段间的不均衡,大学多、小学少,越是基础配给越少;人群之间不均衡即“多多少少”,“重(点)多普(通)少”、少数学校拿到更多资源,大多数学校争夺更小的“蛋糕”。而在资源最少的小学,资源的配置也有非常大的差异,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沈有禄的研究结论,也佐证了马陆亭的看法,从2003—2008年六年的数据看,小学财政预算内生均经费中,最多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第三是天津,这三个直辖市生均经费远高于其他城市,上海尤其明显,甚至比北京高出三千元左右。最落后的是河南、贵州、江西、四川、云南等省,始终处于最低位。虽然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开始向均衡化方向发展,但是,要想彻底实现均衡化显然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本报记者:梦薇)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