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型的史书、类书、丛书、辞书莫不是举全国之力“官修”而成。仅仅从《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康熙字典》的万古流芳,泽被后世,就不难看出举国之力的功效。《辞源》1979年修订版也是举全国之力协同完成的“国家行为”。
《辞源》是中国现代辞书史上的丰碑,从1908年一直走到现在。从当时全国小学教师以上水平必备工具书,到成为阅读一般古籍用的工具书和为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用的参考书,以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为对象,《辞源》100年走过了一条坎坷之路。100年前,陆尔奎、方毅等前辈学者编纂了这本辞书,由此开创并确立了我们的事业。50年前,吴泽炎、刘叶秋等学者修订了这本辞书。100年来,我们的前辈一代接一代,续编她,增补她,增订她,合订她,简编她,修订她。让她嘉惠学林,成为辞书史和学术史上的一株参天大树,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在文化复兴,振兴国学的背景下,新一代的辞书工作者继承前辈的事业,接受《辞源》新的修订这神圣的使命,发展她,完善她,纪念她。
《辞源》100岁了,这本辞书体现了商务印书馆百年来的文化担当。《辞源》现在还充满着生命力,在文化传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我们尊敬。回味历史,《辞源》一直是这样一本充满生命活力而且值得尊敬的书。《辞源》编纂与修订的100年历史告诉我们,辞书是一辈人接一辈人的事业,也是商务人(商务印书馆的辞书工作者)一代接一代的文化担当。
《辞源》是商务印书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全社会的财富,全民族的财富,更是国家的文化工程,民族的文化工程。我们不能辜负前辈艰辛开创的事业,不能辜负时代对我们的希望。
《辞源》的编纂与修订
辞书不仅仅是工具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辞源》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部大型语文工具书。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她以开启民智,构建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首次提出了“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的口号,并付诸实践,《辞源》从1908年开始编纂,到1915年正式出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学子。新中国成立后,《辞源》于1958年开始了修订工作,1979年至1983年分四册出齐,以后又陆续出了两卷豪华本和单卷缩印本,至今这三种版本共发行了330万册,有着很好的社会效益。《辞源》在学界和社会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在积聚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00年了,她仍然是国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汉语工具书之一。
......(作者:乔永 单位: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