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日学者共话西部未来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30 09:5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年起,中国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和过去10年相比,新阶段的目标不仅要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而且要缩小西部地区的城乡差距。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在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7月18—19日,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日本京都大学大学院经济学研究科、地球环境学堂共同举办的“中国西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永秀在会上作了题为“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模式及其障碍与对策”的报告。围绕这一主题,与会的中日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对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发展模式选择应因地制宜

  作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西部地区形成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新格局战略研究”课题组的首席专家,白永秀按照地域特征和产业结构特征典型抽取了陕西的临潼、高陵、合阳、大荔、乾县、岐山等10个县作为样本县,通过对这些地区的实地调查和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模式:其一,大城市带动型;其二,以现代农业为主的多元产业拉动型;其三,资源型产业拉动型;其四,综合开发型;其五,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拉动型。因此,他指出,基于初始条件的差异,西部地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路径的选择也应因地制宜。

......(本报记者:耿显家)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