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民族声乐的发展要坚持多样化审美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30 14:0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两年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刚在中央电视台落下了帷幕,人们普遍关心的是我国民族音乐特别是民族声乐今后的发展。应当说,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音乐工作者在发掘我国各民族音乐的宝库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例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黄梅戏《天仙配》和歌剧《刘三姐》、《洪湖赤卫队》以及大合唱《长征组歌》等的创作和演出,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改革开放后,民乐界推出了许多优秀的曲目和剧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奏人才。但就民族声乐来说,我认为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借鉴西方技法的同时坚持民族唱法

  世界各民族在唱歌时都有他们自己的演唱方法,记得早在上世纪50年代,波兰的玛佐夫舍歌舞团就来我国演出过,并曾受到我国观众极大的欢迎。他们演唱的波兰民歌都是用他们的民族唱法唱出来的,他们独特的“土嗓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们的一些优秀的民歌如《小鸟》、《小杜鹃》等当时很快就被译成了中文,在人们中传唱,直到今天依然是那么优美和动人。

  在我国,民族唱法这个概念当然是早就有的,一经在影响极大的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提出,尤其是在2006年举行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首次出现了我国各民族原声态歌曲的演唱比赛后,使得人们对于民族唱法这个提法产生了不同的理解。在我看来,我国各民族的原生态歌曲因为是用他们的“土嗓子”唱出来的,不掺杂任何外来的因素,而且他们演唱的歌曲也是他们所在的那个地区的民歌,所以这是地道的民族唱法。但我们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听到的民族唱法演唱的歌曲都是我国的词作家和曲作家写的,歌手的演唱根据演唱评分标准的要求,大都采用西方的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在西方,固然是一种经过实践证明的科学演唱方法。但要使我们的声乐进一步民族化,单靠展示这种技法是远不够的,一定要大量吸取我国的戏曲、民歌特别是原生态音乐这些民族自己的瑰宝。我国的戏曲、民歌和原生态歌曲的演唱方法和西方的美声唱法不一样,但它们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如戏曲方面的京剧、越剧和黄梅戏等已经成了我们的国粹。原生态的演唱来自民间,它在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的展示更让人们耳目一新,如极受观众欢迎的湖北土家族撒叶儿嗬组合的歌手虽然都是一些农民,但他们的《巴东石工号子》等无伴奏的表演唱无论是高腔演唱、伴舞还是整体配合上的功力,都达到专业团体难以企及的高度。云南文山坡芽歌书山歌队的男女歌手演唱的坡芽情歌《哪里鹧鸪叫》是那么抒情动人,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美的享受。他们的那部古老的歌书中有八十一个图案,每个图案都代表一首情歌,有的情歌唱道:“天上有满天的星星,只有月亮出来,才是最光明的。地上有无数的人,但我只爱你一个人。”这是多么质朴而又深情的表白。蒙古族女歌手其其格玛的蒙古长调近年在少数民族民歌的演唱中,更是少见的天籁之音。还有其他各民族的许多原生态歌曲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歌曲虽因其影响的地域狭窄、发声方法独特且大都是用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来演唱的,在广大群众中难以普及,但通过学习它们高超的技艺,不仅能丰富我国民族声乐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方法,也使我们的作曲家和歌手能够写出、唱出更符合我国各民族审美情趣的作品。

......(作者:晨光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