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提升中国产业竞争力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8 14:3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产业竞争力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国内外学者在分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模型,试图通过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多因素分析,寻找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介绍了影响产业国家竞争的六要素“钻石模型”,六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相关和支持性产业、机遇和“政府”角色。英国学者邓宁认为,日益增加的跨国界经济活动和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钻石模型”中的关键要素,并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国际化“钻石模型”。

  因为“钻石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所以有研究者对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合不同的国情。韩国首尔大学教授赵东成根据“钻石模型”,结合韩国的实际,提出了九要素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指出,对于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分析范式也不同。中国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

  2002年起连续五年投入产出达到最优状态

  综合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模型,根据系统的观点,我们将资源条件、技术创新、企业素质、产业结构、政府作用等五个方面因素作为中国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价2001—2007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投入产出发展状况。

  我们把五个因素子系统划分成输入子系统和输出子系统。输出指标(即产业竞争力显示性指标)包括进出口总额、中国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以及中国限额以上企业利润总和。输入指标(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指标)包括资源条件指标、技术创新指标、企业素质指标、产业结构指标和政府作用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投入产出发展状况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通过模型综合效率分析,发现2001年和2007年中国产业竞争力投入产出的效率是无绩效,而在2002—2006年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投入与产出达到了相对最优的状态。

  2001年和2007年无绩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受到美国经济衰退和“9·11”等突发事件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不断放缓,造成外部经济形势的不利局面。对中国而言,2001年是“十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申奥、入世等大事件都使中国加大了各种投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主要因素,2001年上半年投资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77%。2001年上半年国有及其他类型经济投资增长了17.9%,而集体和个体经济投资仅增长了7.5%,反映在产业竞争力投入产出绩效上就是明显的无效率。其次,2007年属于上轮经济周期高涨的最高点,经济产出和财税收入也超常增长,但是中国大量的资金不是投入实体经济以提高其竞争力,而是投入虚拟经济以寻求投机,这是造成产业竞争力投入产出无效率的重要原因。

......(作者:马向晖 聂秀东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