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关于救灾思想的相关研究颇受学术界重视,发表了不少论文,出版了“中国荒政”丛书、“中国灾害管理”文库等大型丛书,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中国传统救灾思想提供了大量资料和信息。张涛、项永琴、檀晶合作撰写的《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1月)是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研究方面的新作。该书立足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阶段中的代表人物,探讨其在救灾方面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形成了一部以救灾思想为主题的思想史。该著为引领一个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拓宽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并为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
七个阶段 三大高潮:传统救灾思想的演变轨迹
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的萌芽始于中华文明的幼年时期,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等,都体现了挑战自然、善于抗御天灾的气概与智慧。此后,李悝、商鞅等设计出“尽地力之教”、“平籴法”等着眼于防灾救灾的开发性措施,并推动修建战国时期三大水利工程,化水患为水利。孟子则明确指出统治者保证民众能够拥有相当财产和足够的劳动时间,并使赋敛程度适宜,以抵御自然灾害。荀子认为救灾的成效如何取决于世间政治、社会是否有效运转、应对得当,还强调发展经济、提高全社会生产水平等开源性措施方是真正有效的治本之策。孟、荀以外,墨子、邹衍以及齐国稷下黄老学派等众多思想家也都论及救灾问题,共同构成了传统救灾思想的基本内容。
两汉是中国传统救灾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其救灾思想承上启下,与先秦救灾思想有着很深的渊源,如萧望之粟“臧于民”和刘向“囊漏贮中”的主张就继承了荀子和管子的“富民”之论;汉代的积贮备荒思想则源于《礼记·王制》对于九年之蓄、六年之蓄、三年之蓄等的倡导;而耿寿昌“常平仓”之议,即师李悝“平籴”、“平粜”之遗意。同时,汉代救灾思想又为以后的救灾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桓谭“以工代赈”的思想就为后代所传承并发扬光大。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救灾思想多是对两汉救灾思想的承继。别具特色的是政府救灾思想与民间救灾思想及独特的宗教救灾思想。隋唐的义仓制和常平思想在传统救灾史上意义极其显著,“常平仓”不再单纯起到调节物价的作用,而是更多地参与到救灾中来,赈贷成为其重要职能之一。
两宋是传统救灾思想的又一高峰。王安石的青苗法、农田水利法等都是救灾史上的创举,尤其是贯穿其中的“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临川文集》卷39)的开发性理财、救灾思想更应得到高度评价。在南宋,朱熹留下诸多抗灾言论和实践,尤其是社仓思想产生了广泛影响。而董煟《救荒活民书》更为明清救荒著作的大量出现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冉冉 魏玮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