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反思与推进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8 14:2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

  不断深化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推进和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空间与理论境界,是当代中国学者的光荣责任。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须臾不可背离,其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其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崭新的时代内涵、牢固的实践根基、丰厚的民族底蕴、宏阔的世界视野。本期“马克思主义”专版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刊载两篇论文,希望引起学界更加深入丰富的探讨。

  经党的十七大作部分修改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亦即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党章又肯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一思想路线,据此提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亦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一要坚持,二要创新,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章就是如此明示的。坚持和创新是紧密联系的:坚持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则解决了在新历史条件下的坚持问题,这是马克思理论发展中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就是创新性理论

  马克思在创立他的科学理论时就主张后人要创新发展。这表现在他的理论研究中,就是对一些具体的理论研究总是为后人继续研究留下了发展空间;在方法上则为后人贡献出了足以指导创新研究的辩论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此,恩格斯在1895年3月11日致威·桑巴特的信中总结性地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显然,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指导下的“进一步研究”就是创新的研究,作为科学创新研究典范的马克思的理论又作为后人继续创新研究的“出发点”,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本质上就是创新性的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就是要不断地创新。

......(作者:胡同恭 单位:南京大学商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