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8 13:5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西欧共产党关注“重庆模式”

  本报讯(记者耿显家 通讯员刘士文)7月9日,在中联部西欧局与重庆市外办的安排下,西欧共产党宣传和媒体负责人联合考察团听取了重庆市委党校苏伟教授的题为“薄熙来新政、重庆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报告。

  苏伟教授介绍,“重庆模式”以联系群众、唱红打黑为实质和核心,动员群众、全市上下一心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统筹城乡发展,公有经济、民营经济、三资经济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而以国有经济“驾辕”,建设“五个重庆”——“宜居重庆、畅通重庆、森林重庆、平安重庆、健康重庆”,切实改善民生等等。“重庆模式”的特征是具有重庆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而不是不可持续的片面发展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两手抓,两手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而不是经济上坡、道德滑坡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而不是“市场经济”排斥“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越发展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越稳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和尊严指数越高,而不是越发展党和国家“为人作嫁”的危险性越高、人民群众的痛苦指数和卑贱指数越高的发展模式。

  联合考察团代表对“重庆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国际部声援事务负责人弗朗切斯科·马林乔说,“‘重庆模式’是非常吸引人的”。意大利“21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副主席多梅尼科·洛苏尔多感慨地说,他们“带着希望而来,带着更大的希望回去”。葡萄牙共产党中央委员、国际部负责人佩德罗·格雷罗在最后总结时表示,回欧洲后将认真“研究宣传社会主义的‘重庆模式’”。

  此次西欧共产党宣传和媒体负责人联合考察团的主要成员有德国左翼党议会党团副新闻发言人米歇尔·史利克,德国左翼党议会党团新闻官苏珊娜·穆勒,葡萄牙共产党新闻与宣传部成员、网宣负责人索菲亚·格里洛,法国共产党国际部领导机构成员奥贝·阿芒,意大利“21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副主席多梅尼科·洛苏尔多,意大利“21世纪马克思”政治文化协会副主席弗拉迪米罗·贾克,意大利重建共产党国际部声援事务负责人弗朗切斯科·马林乔,希腊共产党中央委员、中央委员会思想委员会负责人基里洛斯·帕帕斯塔夫鲁。

  日本著名汉学家沟口雄三去世

  本报讯 日本著名汉学家、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沟口雄三于7月13日在东京去世,享年78岁。沟口雄三是著名的中国研究专家,主要研究宋代以后的中国思想和文化。他批判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观。在日本思想界,沟口雄三是一位比较激进的学者,他曾多次指出,应该否定亚洲停滞论,否定对中国的蔑视;批判日本的天皇制帝国主义,批判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批判日本“脱亚入欧”的近代化路线,强调中国内在的固有的近代化发展规律。

  在学术上,沟口雄三认为,迄今为止的世界认识是“以欧洲标准为世界标准而建立起来的”,但存在“以欧洲标准无法衡量的世界”,“中国正是这样一个基本上不能套用欧洲标准加以把握的世界”,为了从整体上把握真实的中国,必须“放弃欧洲标准等既定的判断依据,放弃历史框架或意识形态等,尽可能深入中国的历史文献”。沟口雄三在其代表作《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一书中指出:中国有独自的历史发展过程,是对中国前近代过程的继承,并且还保持着前近代过程的遗传特质,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无所谓先进与落后,都有其固有的价值和发展过程,走向未来的课题,亦将由他们各自去担当。沟口雄三的这一多元化视角,不仅贯穿于他对东西方的认识,同时也扩展到对亚洲内部的认识。

  据悉,沟口雄三1932年生于日本名古屋市,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科,大学时专攻鲁迅、赵树理的文学作品研究,后任东京大学文学部教授,其学术研究不仅在日本享有盛名,同时对近几十年世界汉学研究均有重要影响,共出版20多部著作,包括《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与展开》、《作为方法的中国》、《中国的思想》、《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世界汉学论丛》、《中国思想史》等。(郑萍/编译)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