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京举行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要突出“公平表征”
本报讯(记者周悦)7月15日,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蔡赴朝与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兼首席科学家牛文元共同为基地揭牌。北京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谭维克担任基地主任,牛文元任基地首席专家。该基地的成立,可汇聚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交流合作,把握世界城市建设的特质和内涵,探索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模式和路径。
与会者称,未来北京市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瞄准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以更高的标准审视首都的发展建设,大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提高科学发展的水平、规划建设的质量和服务管理的水准,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此,牛文元指出,北京要建设全面体现中国元素的世界城市,应包括三个有机统一的本质表征:首先,要强化北京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发展速度及其可持续性;其次,要提升北京人与自然和谐、绿色水平、低碳能力、文明程度和幸福预期及其对于理性需求的整体满足程度;再次,要突出世界城市的“公平表征”,包括财富分配与公共服务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和自然遗产的代际公平、共建双赢和多元互补的区际公平。具体体现在缩小区域差别、缩小贫富差别、创造机会公平、保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北京世界城市研究基地是在北京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专门研究世界城市建设的机构。它以北京市社科院为依托,汇聚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各类相关资源,为研究世界城市构建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联合攻关平台,将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也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智库”。未来,该基地将从金融、贸易、投资、旅游、航空、互联网、国际组织、跨国公司、文化品牌、知识产权等各方面对北京在世界城市网络中的地位进行量化分析,并与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城市进行比较研究。据悉,基地将建立世界、亚太及国内主要城市的文献和数据资料库,追踪世界城市建设的最新进展,译介一批世界城市研究的经典文献,以资料汇编、研究快讯、皮书等形式翻译世界城市研究的最新成果,积极与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积极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