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人
李中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简介〉〉
该书着重探讨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作者认为,胡适、冯友兰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都是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诸子思想为起点的,而诸子思想的诞生并非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因此,对于诸子思想诞生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资源的研究不容忽视。如果不对其作深入研究,就无从了解中国哲学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无从真正了解中西哲学产生根源的不同。在作者看来,诸子思想诞生之前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就是西周初年以来的“德”的传统。以此为基础,作者从政治语境、社会史、文化学、系谱学等方面分析了前诸子时期德礼思想的演变,从而展现了诸子时代的“哲学突破”过程。
推荐理由〉〉
自中国哲学史这门学科诞生以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就受到胡适“截断众流”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孔子、老子哲学诞生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基础。而且,对于前诸子时期的思想特质,多数学者认为是“天命神学”,与诸子哲学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作者一反前人成说,认为前诸子时期的思想是德礼体系,并从语文学、社会史学、政治制度等方面分析了德、礼思想的内涵,最后认为,前轴心时期是“德的时期”,轴心时期则是“道的时期”。前轴心时期的德礼体系是诸子哲学突破与创造的背景和基础。该书给我们展现了另一副面孔的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值得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