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科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6 16: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向实践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杨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创刊15周年座谈会日前在北京举行,理论界专家学者应邀参加座谈会并就进一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畅谈看法。

  与会专家说,创刊于199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研究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后应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

  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高举的伟大旗帜,“旗帜”文章大有可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向实践拓展,向前沿拓展,向世界拓展。

  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傅华强调,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同样处于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密切关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与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是由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共同主办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要研究内容的专业性理论期刊。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英文版试刊推出。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提出未来宏观经济或步入相对低速过渡期

  本报讯(记者陈静 通讯员任达宣)7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三大发布”之一的常设性发布会“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0年中期)”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等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在沪校友以及上海市政府部门、高等院校、金融界与企业界等人士参加了论坛。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在论坛上代表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2010年中期)——“周期调整”与“多重政策”作用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认为,2010年上半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9年的反弹趋势,在总体静态上呈现出“GDP增速提升”、“物价水平全面提升”、“就业形势逆转”、“外需常态化”等多元景气的局面。但是,从动态趋势角度看,由于“刺激性政策的逐步退出”、“房产新政的出台”、“地方投融资平台的清理”、“结构性调整的力度加强”以及“中国存货周期与发达国家存货周期的同步高点回调”、“欧元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与不确定性的冲击”等因素,GDP增速将可能出现逐季回落的趋势,从周期角度看,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都没有步入新的周期。因此,在“周期转换”、“政策调控”与“结构调整”三重力量的作用下,中国未来宏观经济可能步入“振荡”、“波动”与“相对低速”的过渡期。报告同时也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