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由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会长、武汉大学教授胡德坤主编的《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九卷本著作于2010年1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成果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证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长卷著作,凝聚了集体智慧的结晶。参加该书编纂的课题组成员先后达30余人,历时4年,其中有美国史专家陶文钊、英国史专家李世安、中外关系史专家王建朗、抗日战争史专家马振犊以及长期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和中日战争史研究的韩永利、彭敦文、何兰、祁如高、徐友珍、熊沛彪、熊伟民等。
2010年6月19日,《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著作出版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行。张椿年、张海鹏、章百家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对这套著作进行了讨论、评点。会议由武汉大学副校长谢红星主持。
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研究的新成果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是一个很好的选题,既是中国近代史的好选题,也是世界近代史的好选题。它把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在中国与世界研究的视角下结合起来,而且结合得很好,充分表现了中国历史学家对反法西斯战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观察与眼光,是很成功的。我代表中国史学会,对本书的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我所在的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一向的研究指向。这是因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中,较之1840年前,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近20年来,近代史研究所连续召开了三次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但是,我们至今尚未完成一部1840—1949年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长篇论著。这应该成为本所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这个角度说,武汉大学胡德坤教授的努力是值得称赞的。他主持的项目初步完成了近代中国与世界关系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也许是决定中国与世界未来走向的一部分。
本书共分九卷。第一卷阐述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世界战略的演变,可以看做本书的总论。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的中日关系是当时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核心问题,从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世界战略转变的角度说明这个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是应该的,也是很重要的。通过中国抗日战争的坚持转变了日本的世界战略包括日本的外交战略,通过这一阐述,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学术界有关这个问题的一次集中的探讨,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是明显的。
本书其他八卷,对全书来说,是分论,也是独立成册的学术价值丰厚的专门著作。全书九卷,共同形成了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总和。这个设计在学术上是很成功的。
由于时间仓促,我不能对全书展开评价,我的知识范围也不允许我作这样的评价。但是,如果要挑一点小毛病,似乎可以指出一两点。第一卷引言“研究状况与文献资料”中漏了一本书,即刘大年主编的《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的八年》,此书1997年正式出版,印数不少,且在日本有正式的日文本出版,书名改为“中国抗日战争史”。在第一卷书末的参考文献中也没有列出来,这是一点遗憾。我个人评价,谈到抗日战争史,这是迄今最重要的一本。
另外,主编者的眼光,注意到了世界各大国与中国的关系,这是很对的,但是,没有注意到中国周边的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当然,这个问题研究起来难度很大,没有专论是可以理解的。也许我提出这一点是一种过分的挑剔。但我却坚持说,这个问题是需要学术界关注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周边国家包括东南亚、南亚、西南亚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关系正在变得重要起来。学者们今天应该把眼光向这个方向扫视了。
中国世界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中国与世界研究》九卷本出版,是我国世界史研究,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重大喜讯。这是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重要科研成果,切实推进了我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进程,对国际学术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这九卷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课题组成员集中了我国一批研究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研究专家,人才是跨学科的。第二是它比较好地将中国史的研究与世界史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则是把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这是该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和学术贡献。第四是该书深入研究了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美、中英、中苏、中德的关系以及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关系。我认为学术界对于中美、中英、中苏、中德的关系之前的研究是不够的,而这次的研究深入具体。第五是充分揭示了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贡献,强调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即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等。该书提出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代表了世界历史前进的方向,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有力的巩固者和推动者等等重大观点,这完全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第六,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学术界充分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意义和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二战史关注比较少,该书的出版推动了国际学术界重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我建议可以计划以外文的形式出版这套书,或者出节选本,让更多的国际专家了解我们的研究成果。另外,这九卷本的贡献在于挖掘了大量新史料,可以看出作者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