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良师益友 育吾辈学人发展成长名刊旗帜 引社会科学灿烂辉煌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14 17:1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素有引领风气之先、学术名刊典范之称的《中国社会科学》迎来了而立之年!作为与刊物学术交往多年、感情笃实深厚的忠实读者和投稿作者,我谨献上个人最诚挚的庆贺和最衷心的祝福!创刊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始终以不懈的辛勤努力、深厚的学术根基、高远的理论境界和严格的学术规范,把握时代脉搏、追索学术本质、忠实期刊使命,服务社会、扶持学人,主动担承起发展和推动中国当代学术研究的重任,展现塑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水平、新高度、新境界,以首屈一指的办刊成就赢得了学术界的广泛尊重,以严格规范的办刊标准树立了期刊界共同效法的典范,以先进独特的办刊理念成为了闻名四海的名刊旗舰。可以说,以上公认的对《中国社会科学》的高度评价正包含着我个人的一份亲身感受和深刻体验。

  在与刊物多年的学术交往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国社会科学》始终紧紧围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前沿和重大理论问题的敏锐意识,热切关注当代中国学术思想成长和全部景观的宏阔视野,鼓励学术创新、坚定创新为学术研究的最高标准的价值追求,努力反映时代精神和中国经验、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的担当精神。特别是在关注和加强基础学科理论建设、大力推进当代学术创新方面,《中国社会科学》所表现出的执著坚定和非凡气度尤令我感触颇深。以我专注研究的美学领域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通过刊发多篇关乎美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和重大现实美学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着重探讨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现代社会获得确立的根源、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如何回归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文化资源、实现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如何将中华传统审美智慧融入人类美学知识谱系”等一系列涉及关乎美学学科建构发展和当代中国审美文化建设的重大论题,充分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中国特色,为确立美学的基础学科地位、拓展审美形态研究全新局面、挖掘当代美学人文价值和确立多学科新型理论范式等作出了杰出的前瞻性、引领性和建设性贡献,在奠定和提升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品位内涵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努力展示中国美学创新性的理论智慧和思想资源,全力建构当代中国美学学术话语体系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也是功莫大焉。以伴随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生态美学为例,正是《中国社会科学》凭借敏锐精到的学术眼光和清晰明确的问题意识,察觉到以实现人的审美生存、诗意栖居为指归的生态美学对于反思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作用、建构符合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和谐社会具有的重大意义,刊发推荐了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这一独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创新理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与《中国社会科学》多年的学术交往中,令我个人受益匪浅、感动至深之处还在于刊物注重挖掘培养学术新人的责任意识和博大情怀。作为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最高端平台和展示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智慧的最重要窗口,《中国社会科学》是每一位社会科学研究者特别是中青年学人心向往之的学术圣殿,而难能可贵的是,《中国社会科学》虽地位崇高,但始终贴近基层、贴近青年,特别注重给予中青年学人崭露头角、彰显才智、自由表达各种学术观点的宝贵机会,特别强调中青年学人学术潜力的挖掘和学术创新意识的培养,特别鼓励中青年学人在各种学术思潮和范式的相互激荡下,开辟新的学术视野,开拓新的学术生长空间。30年来,《中国社会科学》汇集了一大批名家新锐,培养了包括我个人在内的众多青年学人,正是在刊物悉心无私的提携扶助下,我们这些默默无闻的青年学子逐渐成长为一方倚重的学科带头人。因此,《中国社会科学》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梯队建设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不愧为新时期华夏学人的成长摇篮和学术家园。我个人对此受益良多。多年来我始终以现代性为视阈、以文化批判为范式,致力于西方古典美学研究,力图通过文本、文献、文化三位一体的融通反思西方古典美学和审美现代性的内在危机,昭示当代中国社会审美文化的建构方式和理论走向。幸运的是,我的这一研究理路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的认可和支持,在编辑部诸位老师的无私支持和悉心指导下,《费希特美学的现代性理解》一文得以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成就了我个人学术事业的里程碑。尤为重要的是,在文章的往复讨论修改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国社会科学》厚重坚实的学术根基、开阔融通的理论境界、敏锐准确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缜密的编辑作风,以及对学者学术成果的真诚关怀和高度尊重,这些对我未来的学术进步和成长而言可谓意义重大、受益终身。因此在《中国社会科学》创刊30周年这个特别的时刻,我要献上对杂志社各位同仁由衷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期刊翘楚擎天柱,继往开来似锦程!衷心祝愿并热切期盼我的良师益友——《中国社会科学》在未来岁月中继续引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展现中华民族独具世界意义的当代智慧和时代精神,以蓬勃活力和豪迈激情焕发持久的学术青春,迎接下一个更加辉煌的30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