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的时间不长,然而它作为传统政府间职业外交的重要补充,其价值逐渐得到认同。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背景下,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中国政府正在谨慎地探索提升话语权和加强公共外交的渠道,学界也对这一问题表示深切关注。
围绕此话题,7月10日,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举办了“软实力与中国公共外交”学术研讨会,来自政府机构、学界、业界的代表百余人出席会议并参加讨论。
会议认为,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成功的经济崛起实践,有与世界打交道的上千年历史经验,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人类社会贡献不同于西方社会话语的精神财富。然而,作为一个长期置身于主流国际体系之外的“新手”,近代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十分有限,软实力和话语权优势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与会专家指出,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中国完全可以大胆表达自己观点,向世界说明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为。为此,中国需要广泛借鉴不同国家的成功经验,尊重多样化的价值观,还要广泛调动起媒体、非政府组织、商界以及广大公众的积极性,开展有效的公共外交,不断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同度。
中国公共外交面临新挑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国际国内都认识到,中国的思想、发展模式和认识同中国经济一样正在对国际社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在会议致辞中认为,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即在军事和经济领域之外,中国还将对国际社会产生哪些影响。与之相对的是,中国国内则在关注自身对国际社会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总之,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外交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