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赛珍珠研究的新起点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6 14:1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赛珍珠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者和读者对有着怎样的联系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赛珍珠这位美国作家与中国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她众多作品中的中国题材,还在于她在中国生活过几十年——这使她与中国的联系具体而真实。

  赛珍珠(Pearl S. Buck)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学者和读者对有着怎样的联系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其实,赛珍珠这位美国作家与中国的联系,不仅体现在她众多作品中的中国题材,还在于她在中国生活过几十年——这使她与中国的联系具体而真实。而对她在华期间开展的文学、文化活动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其人、深刻地体会其作品,并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到她后期社会活动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

  而在当今中国,在赛珍珠生活过的城市中,认识并充分重视赛珍珠的文学、文化价值与社会历史意义的,无疑当属镇江市。迄今为止,镇江已经举办了4次以赛珍珠研究为主题的学术会议。最早一次是1991年举办的“赛珍珠文学创作讨论会”,是中国大陆具有开创性质的赛珍珠研究学术会议。此后又举办了3次高水平、国际性的赛珍珠研讨会(2002年、2005年和2008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后三次会议,亲眼目睹了镇江市在保护赛珍珠文化遗址上所做的种种努力,并见证了这些学术活动、文化盛会怎样推动了镇江市的文化建设与国际交流及合作。

  无论多么大规模、多么高层次的会议,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而会议后出版的论文集,很好地保存了会议成果。若从文献方面来看,《赛珍珠研究》(1992年)和《赛珍珠评论集》(1999年)基本上涵盖了中国20世纪赛珍珠研究方面的主要史料及研究资料,是了解那个时期的赛珍珠研究状况的必读书目。但若想了解2000年之后的研究状况,除了查看《江苏大学学报》的“赛珍珠研究”专栏之外,主要应阅读在镇江召开的2002年、2005年赛珍珠国际会议之后结集出版的《赛珍珠纪念文集》第一辑和第二辑以及即将出版的第三辑。

  2008年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70余篇,包括来自美国、菲律宾、韩国、印度的论文10篇。论文大体分为:总论性质、理论探究;文本研究;翻译研究;史实考辨等几类,基本上体现了学术界对赛珍珠所作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辑论文中,有这样几个特点值得引起学术界和阅读者的关注。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