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法国人口学家A. 索维(Alfred Sauvy)在《观察家》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将1789年法国革命前“无权无势”的穷人称为“第三等级”的人(tiers monde),以区别于“僧侣”和“贵族”。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一些与会者借用“第三等级”这一名词,称亚非拉为“第三世界”。1956年,索维所在的人口研究所中的一些研究人员出版了一本名为《第三等级》(Le Tiers-Monde)的书。1959年,法国经济学家F. 佩勒(Francois Perroux)创办了一本同名杂志,探讨欠发达问题。
在冷战期间,“第三世界”这一概念开始进入政治领域。尤其在1964年不结盟运动问世后,西方媒体开始将参加这一组织的发展中国家视为介乎于共产主义国家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第三类”国家,尽管不结盟运动中的一些国家依然采取了亲美或亲苏的立场。1974年2月22日,毛主席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划分“三个世界”的观点。自那时起,“第三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尽人皆知的术语。
“第三世界”的概念走向终结?
冷战结束后,国内外许多人认为,“第二世界”不复存在,因此“第三世界”这一提法也应该放弃了。毋庸置疑,自那时以来,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专著和论文,都很少使用“第三世界”,而是以“发展中国家”这一名称取而代之。当然,主张保留和继续使用“第三世界”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这一辩论始终没有达到如火如荼的地步。而且,参与这一辩论的人基本上都是一般的学者,如雷贯耳的名人不多。
2010年4月14日或许是一个重要的日子。是日,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在大名鼎鼎的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作题为“面向多极化世界:实现多边主义的现代化”的讲演中称,“如果说1989年意味着‘第二世界’随着苏东国家的演变而寿终正寝,那么2009年则标志着所谓‘第三世界’概念的终结。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新的多极化世界经济中。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新兴经济强国,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还有一些国家正努力在这一新的体系内发挥出他们的潜力。因此,南与北、东与西仅仅是指南针上的四个标志而已,不再是经济命运了”。
在这一讲演中,佐立克还提到了发展中国家在多个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说:“发展中国家不是造成危机的根源,而是解决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 GDP总额中,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33.7%增加到2010年的43.4%。在今后5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经济可能会强劲地增长。” 从来没有一个世界银行行长如此夸奖发展中国家,如此看重发展中国家的作用。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