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此“晒”非彼“share”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2 16:3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晚清近代以来,大量外来词不断丰富、充实着现代汉语词汇。外来词翻译通常有三种:意译、音译、音意兼译。其中,音意兼译既传达了词的意义,又从语音上提示了词源,因此,这类词易于接受和传播,如“可口可乐”(Coca-Cola)等。当然,这种理想的翻译形式不但要求译者具备既通晓外语、又精通汉语的语言功力,而且还特别能体现译者的机智和才思,因而也是最难的一种译法。

  可是,也有像似音意兼译词,在网上风靡一时的“晒”就是如此。2006年出现在中国互联网上“晒客”,指在网络上以文字和照片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资源,包括创意、资本、装备、人等,与人分享的网友。追溯“晒”的源头,本译自英文share(分享),但汉语的“晒”可以引申出“显摆”、“炫耀”义,粤语里的“晒”字也向来有此用法。而英文share并无此意,也不可能引申出show(秀)、shine(炫耀)的意义。此“晒”绝非彼share。

  细查Share在英文中的用法,从共享某物(物质层面)引申到分享快乐或分担痛苦(精神层面)等。如:Sam and I share a piece of bread.(山姆和我共享一块面包)My friend shared with me in distress.(朋友与我共患难)We shared in his joy.(我们分享了他的喜悦)可见,share (分享)是双向的、交互的、平等的,具有共同拥有的性质。因为交流的是内在的体验和感受,双方是亲近的。

  汉语“晒”的意义与share (分享)却风马牛不相及。“晒”是“曬”的简化字。《说文》:“曬,暴[pù]也。”“暴[pù],晞也。”“晞,乾也。”“晒”、“暴”为同义词。“晒”就施方而言,指阳光洒在物体上;而“暴”就受方而言,指用手将米捧到阳光下。词义解释为:把东西放在阳光下使之干燥,人或物在阳光下被吸收光和热。例如,《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纁玄。” 贾公彦疏:“以春阳时阳气燥达,故暴曬其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其未乾者,曬曝如法。” 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郝隆七月七日出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 因“暴”是将事物大白于光天化日之下,又引申有“披布、披露”义。《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议者多冤晁错之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泰强,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惩。” 颜师古注曰:“暴谓披布之 。”既然“晒”是放在明亮的光线下,就会使人看到。因此,既然有晒客就会有看客。如今难计其数的中国晒客们也培养了一大批看客,也就是专门在网上看别人晒东西的人。因为晒客与看客是看与被看的关系,一方有秀的成分,一方则带有窥视性。双方是疏离的、有距离的。

  将share译作“晒”,确实反映了译者的才思,满足了这个视觉时代的需要。但因译词与被译词仅仅是音译,二者本身意义不对等,“晒”本身很快就脱离了英文原意,按着自身的词义迅速发展。从“晒工资”、“晒经历”、“晒工作”、“晒黑”(揭露和公开社会的黑暗、侵权行为)、“晒红”(表扬正义做法)到“晒宠物”、“晒宝贝”、“晒厨艺”、“ “晒感情”、“晒婆媳关系”、“晒消费”等等,无所不有。它包含了英文show(秀)、shine(炫耀)、swank(夸耀)、expose(曝光、揭发、揭露)等一系列词的意义。从表面上看,“晒”和share的共同做法都是发布到网上,使别人看到;但从词义本质上说,二者却相去越来越远。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