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极大兴趣拜读了周荐先生的《中国词汇学发展需明晰定位》(《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18日)一文,获益良多。掩卷沉思,也产生了一些联想。这些联想多与曾“滋养”过汉语词汇学生长的俄国词汇学研究相关,禁不住想说出来,以求专家们指正。
词汇学的产生
词汇,本应该理解为“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等,但在当今汉语的日常言语中,把“词汇”用作“词”意义的情况却屡见不鲜,如说“爱情是个美丽的词汇”之类,这可能是受了双音化的影响,觉得说“词汇”比说“词”更上口。但说到词汇学的产生,还是应该从基本的语言单位着眼,即从“词”说起,尽管汉语里“词”与“非词”的界限并不分得很清楚。
俄国的词汇学认为,词(слово)在所有语言单位中占有特殊的地位,甚至可以说,人类的语言就是词的语言。词既是词汇意义、又是语法意义的载体,它既能充当各类句子的不同成分,又能成为独立的句子。实词既能指称个别的事物,同时又能充当某一类事物的类称。它是人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升华的结果,也是思维的单元与支撑。在交际过程中,词可以把自己的功能扩及至句子的临界,从语言的称名单位转变成述谓单位。由于词具有如此广泛而多样的功能,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甚至仅借助于词就可以基本实现。各种其他类型的符号(诸如交通信号、手势语等)都可以翻译成词。因此,语言学研究对承担如此多功能的词,是不能不给予特别关注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学流派都把词看得这么重。对于结构主义语言学来说,词的问题是个伪问题。在他们看来,只有音位(phoneme)与词素(morpheme)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而词不过是“在一定结构中有固定顺序的几个词素”。试图区分词素、词与词组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于是,词汇问题就被排除在研究者视野之外了。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