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不能排斥现代旧体诗词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2 16:2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现代诗词是台港澳和海外现代华文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精神产品和文化成果。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对台港澳和海外现代诗词的发展过程、特点、价值和地位进行分析,确认它的文化身份和思想意义。

  20世纪末以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逐渐兴起和壮大,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都颇为可观,不少高校开设了相应课程,并出版了多种教材。仅以研讨会为例,从1982年到2008年,大陆举办的包括台港澳文学在内的国际性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就多达15届。现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于是新兴学科,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化的地方,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把研究对象拓展到旧体诗词,让它进入“文学公共空间”。现代台港澳暨海外华语诗歌发展和大陆一样,实际上是新旧诗双线并行的,新诗和旧诗都拥有优秀诗人和作品,它们各自建立起自身的知识谱系并发挥了作用。特别是台湾,近百年来,旧体诗词创作绵延不绝,诗人、诗社和作品集众多。诗词作为重要的精神产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以来台湾曲折的历史和台湾同胞的复杂心态、感情,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现代台湾的土地、人民、岁月与情感,从而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增进共识。

  在大陆学界,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旧体诗词被边缘化,现当代文学学科长期不承认其合法性,学理研究较少。这一观念和做法延伸到了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产生了负面影响——现代旧体诗词的存在和价值也被排斥或忽视。研究资料和研究论著少;有关台港澳及海外现当代华文文学的综论和史论性著作不涉及旧体诗词;15届研讨会只讨论新文学,基本不涉及现代诗词;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不讲授现代诗词,对之教材也不涉及。这些情况表明,现代旧体诗词没有进入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文学公共空间”,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它的认知和作用的发挥。进入21世纪,随着文化环境的变化和旧体诗词呈现复兴态势,学术界认识到忽视旧体诗词的偏颇,关于中国现代诗词的研究渐次展开,现在它已成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台港澳和海外华人现代诗词的个案研究也开始出现,但总体情况仍十分薄弱。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