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从社会个体层次看国民心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2 15:5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心态无非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倾向,较之态度或情绪更为持久,较之信仰则更弥散。俗语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上一千,样样都全。尤其在日渐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个体心态差异是如此巨大,除却一些近乎常识的指标(比如WHO的心理健康标准)之外,很难说存在一个客观、公认、周详的心态健康衡量标准。

  至于国民心态,在笔者看来,那就不仅是“健康标准”讲不清了,恐怕这个名称本身都很难有一个清楚的定义——国民心态到底是指个体意义上(作为国民的)每个社会成员的现实心理状态或者“理想类型”,还是指作为“民族性”存在的社会共有观念或民风(Folkways,借用William Sumner的说法)呢?比如看到“健康的国民心态应当是开放自信的、理性平和的、稳健务实的”这样的提法,我们就很难分清这到底是个体意义上的“国民”心理与行为规范要求,还是有关宏观层面“健康的”民风或社会整体氛围的一种概括。对“国民心态”的不同解读意味着实践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塑造”方式:要改变个体意义上的国民心态,那么关切的重点是家庭、学校、媒体传播之类的“社会化机制”。而要改变所谓整体意义上的国民心态,那无异于将“改造国民性”这个老问题换了个新标签,几乎是等同于文化转型这样难以回答的巨型问题了——且不说作为社会结构性特征的文化在多大意义上是可能被“塑造”的。

  因此,谈论国民心态,比较妥帖的立场还是需要着落在社会个体层次上。更重要的是,在笔者看来,我们不能脱离心态、行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单纯从价值判断上区分国民心态的健康程度、好坏与否。

  社会心理学的先驱之一勒温(Kurt Lewin)曾以公式B=f(PE)说明人的行为受到个体自身特性与环境的双重制约。顺着这一思路,所谓心态好者,无非就是能通过自身的心理调适,有效地降低周遭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性影响。既然周遭环境千差万别,究竟是应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呢,还是需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显然不能一概而论。通常我们都承认乐观比悲观好,但并不认为凡事 “积极上进”就一定妥当。尤其是中国社会称赞某人心态好,往往是说他(她)处事豁达、平和淡定、知足常乐。倘若能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简直堪称世外高人了。如果按照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说法,这种看上去不思进取、完全不合乎成就动机的小农心态无非是自然经济的残余,不单落后,简直可说是阻碍社会现代化的绊脚石。可近二三十年来,当西方社会逐渐步入所谓“后工业时代”,我们忽然又被告知这居然是注重人本身的“后现代”价值观,是最前卫的心态。因此,脱离特定的时空环境、文化背景,单纯归纳何种心态是好的、健康的,即便不是毫无意义,最低限度也是不全面的。

  最近有关中国国民心态的讨论中,大多数论者很自然地把民族复兴、大国地位作为不言而喻的环境背景。似乎无论网络民族主义还是世博园区游客争抢预约券之类的议题,都点滴反映出目前的“国民心态”赶不上发展形势,与大国身份格格不入。在笔者看来,这未免过分忽略了中国巨大的地区间发展差距与具体的议题背景。从社会个体层次看国民心态,中国的大国地位远非可以瞬时内化为“平常心、进取心、包容心、自信心、责任心”之类的现实心理状态,更谈不上影响到国民的具体行为。恰恰相反,更加值得讨论的问题或许是: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需要什么样的国民心态加以支撑。这种国民心态要素显然不可能从大国地位出发加以总结概括,而应该回答“是什么样的国民心态支持着中国的快速经济成长与改革成就”?

  或许心理学家德维克(Carol S. Dweck)有关“心态制胜”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开阔一下“国民心态”讨论思路。在德维克看来,心态无非就是一套关于自身才能的看法。一个人的才智、天赋、个性等等基本特质仅仅是与生俱来、固定不变的,还是说可以在一个人的生命中不断加以培育发展的?不同的看法可以区分出所谓定型心态与成长心态(the fixed mindset and the growth mindset)。考虑做不做某件事情时,定型心态者在乎其表现,尤其在意别人的评断。因此,如果去做某件事情很可能招致失败或者令其看起来很蠢,定型心态者往往避而远之。成长心态者则是以“学习取向”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会因为害怕失败就不去做,因为他(她)们重视的并非胜负结果,而是知道自己能够在每次的尝试中更加进步、更加熟练。所以,若以成长心态看问题,不见得要信心满满,更不需要永远争第一。即使自认为对某件事情不是很在行,还是可以全身心投入坚持下去。

  如果以定型心态来看爱因斯坦,大概要么只是惊叹其天才,要么就像那位胆大包天的大夫一样私藏点大脑做研究来揭示他为什么那么聪明——总之,以定型心态看问题,聪明才智天注定,就像龟兔赛跑的故事,倘若兔子不打盹,谁又相信乌龟跑得过它?但若以成长心态来看爱因斯坦,也许我们更在意的是他“第三个小板凳”的故事——别人做得再好又如何?老师的评价再差又如何?相比较之前的两个板凳,第三个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这不就很好吗?

  事实上,成长心态以改变的信念为基础,有时就是因为不精通才要投入,这固然不符合择优分配或者比较优势的经济原则,却是成长心态的优势所在——带来创造力与变革。

  显然,比起套上“大国心态”的紧箍,以“做规矩”的心思来讨论中国的国民心态,也许远远没有深入地揭示支撑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成长心态”来得有意义。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