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在历史中寻找中华民族复兴的心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0-07-22 15:4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人之于民族复兴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由心态塑造,这种心态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进程后一直占有优势。这里有一种认知,即中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发展中的国家,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如山的问题。预言中国可能在20年或者更长时间里复兴的言论受到了持有与之相反意见人士的相当大程度的怀疑。与傲慢或者目中无人相距甚远,中国人的态度仍然是清醒且现实的,他们更多地关心当前而不是未来的可能性。

  不过,这里确实有一种增长的自信情绪,特别是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经过30年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后,现在的中国与10年前相比已经处在了一个非常不同的位置。人们的生活经历了戏剧性的转变,生活水准比以前要高得多。其中令人震惊的是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的态度。这代人态度的形成并不是源于改革开放初期,而是过去的20年。对这些“80后”来说,改革开放时代的苛评和训导将永远不会有相同的含义:他们中许多人享受生活的标准以及所拥有的一整套期望值与更为发达的亚洲地区的同龄人相比并没有多大区别。同样,他们的经历较之其父母也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人的态度不可避免地将有所变化。如果没有变化才是令人吃惊的。鉴于中国在世界上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和国内自信心的提升,特别是在年轻人当中,可能出现一种不断增长的维护中国自身权益的诉求。到目前为止上述诉求还没有变成事实,尤其是在政府层面。与之相反,中国的做法一直是展示自己的低姿态,在手法上往往是不露锋芒多于表现过火,采取一种非常小心谨慎和节制的方式。人们可以开始感受到一种新的自信心膨胀的情况,但是大部分并没有什么改变。笔者期望在未来5—10年,在中国的部分地区看到一种更加坚定自信地追求国民利益的意愿。

  到目前为止,中国拒绝了除现代化和减贫以外的几乎一切其他事物,全神贯注地投身于对这两项的强烈需求之中。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相对较少地去考虑或关注一个涉及中国历史和国家未来的基本问题:中国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并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缘于它在19世纪末的衰弱。中国不得不适应一个由欧洲制造出来的国际体系。虽然从历史上来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国家,但它所采用的却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的条款和规范。当中国的主体意识越来越强而更少感觉是一个被动的恳求者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其历史和身份认同中被压制的要素将如何继续压抑或者忽略表达自己?这将意味着什么?这将怎样塑造中国的未来?在中国朝贡体系遗留的背景之下是否可以有这样的命题:高速全球化世界里中国的未来是否与其长期接受的西方规范并不相关?或者说,当中国变得日益强大和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自信时,西方规范将会继续影响中国人的行为和态度吗?

  最后的问题是当中国成为一个主要的全球大国时,中国人的态度将如何演变?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似乎注定起着重要作用。中国人最显著的历史特征是他们的文化认同和成就认知。这使得中国人能够保持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信念,尽管有着近代的百年耻辱,但从历史上看,这种自我信念也转化成了一种在文化和种族上针对他人的优越感。因为国家的复兴,这自然会导致部分中国人自信心的日益增长。只是,这种自信心将会蔓延成一种优越感抑或是一种类似于过去的划分等级的文化态度?

  这与其说是眼下的问题不如说是未来的问题。事实是,我们不知道答案,我们只能在历史和知识中寻找,而后者也只能充当一种一般性的指南。无论如何,笔者想强调这类问题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凸显了了解中国特殊性的必要、中国的不同之处以及中国历史的本质和轮廓。西方人试图用西方的术语来理解中国。不过,中国在过去(现在依然)是一个文明国家并且是朝贡体系的创造者和中心,这两者都是与西方历史完全不相容的。我们必须设法通过中国人的心态,在一些重要的、独一无二的历史背景之下,了解中国对待他人的态度所可能发生的演变。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