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区域文学研究的限制与困境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4 10:1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当代文学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赞歌时代(1949—1966年)、沙漠时代(1966—1976年)、复苏时代(1977—1989年)、多元时代(1992—1999年)。这四个阶段的区域文学特点也有程度上的差异。

  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凸显“地方性”

  十七年是“一体化文学”的成形期。1949年7月召开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思想、组织、政策、阵地和经济上全方位地把文艺纳入统一领导。从此,文艺作为一条“战线”,作家作为一支“队伍”出现在当代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同人性质、流派性质的文学社团销声匿迹,只剩下以地域、区域命名的文学组织和期刊、出版社。对文学地方性、民族性的挖掘旨归在对整体意识形态的赞美上,它只作为意识形态的要素而存活。如闻捷之“吐鲁番”、周立波之湖南“山乡”、柳青之陕西。

  “十年浩劫”是极“左”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重建新的“革命文学”、“红色文学”,把一切传统要素作为革命文学的对立物予以铲除,因此与传统息息相通的地方性因素亦被贬抑,结果造成了一片文学沙漠。

  新时期文学初期,文学的地域因素亦不重要。只有到了“寻根文学”潮流中,对民族传统正负面价值的挖掘方彰显出各地特色。如韩少功之湘楚、张炜之胶东、莫言之高密。但因其面向过去的时代,它更是“地域”的而非“区域”的。

  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之后,中国文学事业进入更加多元化的阶段。既有弘扬主旋律的文学,又有坚持个人化写作的严肃文学(纯文学),更有商业化的大众通俗文学。它们互有借鉴,共同支撑着转型期文学的天空。转型期的中国文学,受全球化浪潮的反向刺激,本土化、民族性、地方性(包括地域、区域)成为很多作家的自觉追求。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