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书写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4 10:1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围绕百年中国形象的内涵外延,中国文学里中国形象生成、发展、传播和衍变等议题,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于5月15—17日在杭州举办了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充分肯定了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他强调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及其在全球所产生的广泛影响,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的关系探讨,已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沿性的话题。会议邀请了台北利氏学社社长魏明德教授、香港浸会大学教授费乐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清华大学教授解志熙等知名学者参加并作主题发言。会议由浙江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秀明教授主持。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长期处于自成一体的发展过程中,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被纳入新的世界秩序,由此中国形象成为新的世界体系中的新问题。而整个20世纪以来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形象的发展和重塑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既有饱受欺凌的屈辱,也有艰难挣扎的曲折,更有涅槃重生的憧憬。当前中国又一次出现了大国崛起的契机,如何应对综合国力迅速发展的中国,已经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一个世纪课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百年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历程也造就了中国文学的跌宕多变,特别是对中国形象的塑造与描绘更是深切地反映了中国的昨天、今日和未来。因此,在中国和平崛起这一时代的关节点上,我们回望、总结和探讨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它不仅是对过往的总结,更充满着对未来的期许。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