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南澳Ⅰ号”出水文物保护工作,目前已成为整个打捞工作中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在世界海洋日前夕,本报记者专程走访了“南澳Ⅰ号”技术指定单位——广东省博物馆(以下简称“省博物馆”)。该馆馆长肖洽龙详细介绍了“南澳Ⅰ号”文物保护工作中前期诊断、中期保护、后期保管三个阶段的有关情况。
环境有变需要分步诊治
肖洽龙说,文物从海底到陆地的过程中,所处环境会产生水、盐、空气、光线、生物等含量指数的一系列变化,这种环境指数的变化会引起文物多类损伤和病害,如何解决一系列环境条件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保护好“南澳Ⅰ号”出水文物的决定性因素。
据肖洽龙介绍,文物沉没在海底的时间长达数百年,会自然而然地吸收海水里的盐分。文物出水之后,其中的盐分就会结晶,对内部结构和表面造成物理性损伤,可能会引起瓷器类文物脱釉、龟裂、剥片、酥粉等类型的损伤。相比于海底,陆地上的光线更强,而强烈的光线尤其是紫外线会引起有机文物的表面色彩受到损伤性变化。
肖洽龙说,按“南澳Ⅰ号”工程的进展,文物保护工作大致分三个阶段:前期文物诊断、中期科学保护、后期妥善保管。
前期诊断深入采样分析
肖洽龙说,在“南澳Ⅰ号”打捞工作还没有开始的时候,省博物馆就作了两大项分析:文物保存环境分析和文物本体材料分析。
首先从文物海底埋藏环境中提取海水、海底淤泥、海底沉积物及文物本体材料,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多种先进的科学仪器作多项检测分析,诊断文物病害、损伤的原因,再提出相应的科学技术保护措施。
中期保护严谨科技分析
做好前期诊断工作之后,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进入现场保护和实验室保护两个阶段。
肖洽龙说,现场保护强调的是文物抢救,首先要保证文物出水之后不会发生进一步的损伤。“南澳Ⅰ号”文物出水之后的第一步保护工作是清淤。文物出水时可能会被厚重的海底淤泥、沉积物和生物等层层包裹,在初步清理阶段要求非常仔细,不能清理太彻底,以避免清洗掉文物本身的重要信息。第二步保护工作是文物的脱盐。文物清淤之后,要放置在与出水环境相接近的水环境中,再改变保护环境中的技术参数,让海水浓度逐步降低,直至达到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环境状态。脱盐过程需要借助科学仪器对相关指数的严格检测,需要数月或更长时间。第三步保护工作是文物的脱水。木质类的有机文物从水环境转移到空气环境的过程中,还需要特殊的技术处理才能完成,其间,如果任其脱水会导致文物内部结构被破坏、外形扭曲,使文物整体器型受到无可复原性的破坏,因此,对于脆弱的有机文物来说,这项保护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保护工作的技术要求也很高。
因受环境、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在考古打捞现场可做的工作有限,更加深入系统的工作是在实验室完成的。肖洽龙说,实验室的保护工作,是对现场保护工作的延续,会对文物作更进一步的信息分析和更多的模拟实验,根据文物的特别情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青铜器的锈蚀分析及保护中,实验室采用科技手段和保护材料,把引起青铜器锈蚀的有害成分去除或稳定。这项保护工作需要研究文物材料的组成,甚至研究当时的制作工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诊断,确定其病因及发生过程。肖洽龙表示,海水里有大量的氯离子,氯离子却正是威胁青铜器保存的最大因素,氯离子容易引起青铜器“粉状锈”(也叫青铜病)的发生,而“粉状锈”被视为青铜器的癌症。通过相应的科技手段,可以稳定相应状态,以防止青铜器文物病害继续加重。
后期保管提供信心保障
肖洽龙介绍,“南澳Ⅰ号”打捞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出水文物的各项保护工作也是按既定方案执行的。在“南澳Ⅰ号”打捞现场,文物出水之后按材质进行分类,按不同材质所需要的保护条件分门别类地进行个性化保护。目前,省博物馆采用的各项保护技术手段,能够满足“南澳Ⅰ号”文物保护工作的要求。
“南澳Ⅰ号”文物经过打捞和保护工作之后,将进入后期的文物保管工作。肖洽龙说,省博物馆以厚实的专业人才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条件和严谨的文物保护程序及方法,有信心做好保管工作。这些文物将会在省博物馆进行展览,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