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随着遥感、基因工程、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海洋油气、海底矿产、海水养殖、海水淡化、海洋能源等在内的海洋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海洋开发由单一性的水平开发向综合性的立体开发演变,海洋利用空间也从浅海、近海不断向深海、远海发展。
以海水淡化为代表的海水综合利用业,以近海风能和波浪能、潮汐能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产业,以海上油气开发为代表的海洋矿产开发,以海洋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海洋生物产业以及以海洋工程装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为代表的海洋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未来推动国际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根据专家预测,目前世界海洋产业总产出在1万亿欧元左右,占全球生产总值的比重约3.5%。其中,以海洋旅游、油气开采、设备制造、海水养殖等为代表的海洋新兴产业总产出所占比重接近50%,而以海洋能源、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矿产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比重只有不到20%,但增长潜力巨大,年均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海洋产业类群。
在以欧美为代表的海洋强国战略中,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欧盟《海洋政策绿皮书》提出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来支撑海洋经济发展,加大海洋研究与技术开发投入,保持欧盟在新兴海洋产业,包括海洋生物技术、近海可再生能源、水下技术与装备以及海水养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欧盟发布的2007年能源政策公报中,开发海洋能成为推动欧盟实现能源目标的重要途径。欧盟将采取更具战略性的近海开发协调方式,充分利用近海风能的环境效益,把大规模近海风电开发纳入欧盟电力网络,推动跨国近海海上电网建设。
2004年,美国政府推出了《海洋行动计划》,将启动国家近海养殖立法,推动近海养殖业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外大陆架海洋能源利用,支持近海能源开发。日本《海洋政策基本法》通过建立相关组织机构,推动海洋油气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开发,包括大洋金属结核与结壳资源,以实现未来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拿大《联邦海洋战略》(2002)明确提出要推动包括近海油气、矿产开发、船舶制造等在内的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 并推动新兴海洋产业、未来海洋产业以及临海开发活动的发展。支持与创新性产业部门的合作伙伴计划,支持新型渔业与养殖业开发、环境设备制造以及新兴近海开发服务与供给的能力建设。英国引进一种新的海洋开发规划体系,将海水淡化、可更新能源、海底采矿、油气勘探与存储等海洋新兴产业作为规划的重点领域,最近更是将潮汐能与波浪能利用正式纳入其国家清洁能源发展计划,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产业化利用潮汐能和波浪能的国家。韩国则把以海洋科技为基础的海洋产业发展作为其国家海洋战略的基本目标之一,重点开发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生物新品种及促进深层海水养殖业发展,实现尖端深海调查装备及海洋休闲装备国产化,推进尖端海洋科技产业化。
各国相继出台鼓励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表明: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已经成为未来沿海各国海洋战略争夺的高地。
至于我国,可称海洋经济大国局面已经初具雏形。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包括海洋运输业、海洋渔业、海盐及盐化工业等传统产业总产出均居世界首位,滨海旅游业、船舶修造业及海洋油气开发也位于世界前列。2008年,中国沿海港口仍实现吞吐量70.22亿吨,集装箱吞吐总量实现1.28亿标准箱,均居世界首位。世界前十大集装箱吞吐港中,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港口就占有6席,具有绝对优势。目前,不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内地沿海集装箱吞吐量占全球集装箱运输总量的比重达到25%左右,国际海上贸易运输总量占国际海洋贸易运输的比重也接近20%,远超出其他国家。海洋捕捞、海水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在国际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据世界粮农组织最新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全球海洋渔业捕捞总量达到8190万吨,海水养殖总产量实现2010万吨。其中,中国海洋捕捞产量达到1450万吨,海水养殖总量达到1300万吨,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7.7%和64.7%,特别是海水养殖产量超过世界海水养殖总产量的50%,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海洋渔业大国。
船舶工业实现突破。2009年新船完工量实现4243万载重吨,占世界比重达到34.8%。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7年,中国国际入境游客总量达到5470万人次,列世界第四位。海盐及盐化工、海水综合利用和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也具有一定优势,是世界主要的海盐生产和盐化工大国及海水淡化大国之一。目前,中国海洋经济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5%,高于世界的3.5%、欧洲的3%—5%、英国的2.5%及美国的1.2%,已步入世界海洋经济大国行列。
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2008年,《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提高海洋经济增长质量,壮大海洋经济规模,加快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山东省最近出台的加快十大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意见中,海洋装备制造、海洋能与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海洋经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5%,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海洋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传统的以海洋渔业占半壁江山的海洋产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变,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三大产业为基础,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业为支撑,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电力与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快速发展的局面。(图1)
以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尽管目前总量规模有限,但其发展潜力和产业带动能力具有其他海洋产业不可比拟的优势,是弥补海洋渔业、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增长乏力,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中国由海洋经济大国向海洋经济强国演变的重要支撑力量,国内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还远未达到促进海洋科技进步及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程度,对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也很有限。加大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力度,提升海洋新兴产业的科技贡献和产业带动力,尽快实现海洋经济结构的转型是中国海洋经济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