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文化这个术语存在争议。西方学界从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对“亚文化”作出了界定。本文对亚文化研究历史的梳理是基于这种意义上的亚文化内涵,即亚文化是对主文化的疏离甚至背离,既包括与主文化存在差异、相疏离的亚文化,也包括与主文化相背离、对立的亚文化即反文化。
西方学者对亚文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早期的流民亚文化研究;芝加哥学派;伯明翰学派;后亚文化研究。
流民研究:发出亚文化研究的先声
当代西方亚文化的历史应追溯至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即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亚文化。16世纪中期,亚文化先表现在伦敦无业游民中,后表现在乞讨者和妓女群体中。到19世纪中期,流民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扩展到欧洲的主要城市和美国纽约,巴黎的浪子文化是这一时期比较典型的流民亚文化,而在纽约较具代表性的则是儿童流浪者文化。与此相关的早期流民亚文化研究也应运而生。虽然这一时期的研究还不系统,甚至并没有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但却很珍贵,是其后亚文化研究的先声,为后来者提供了第一手的文本材料,正是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得以考证当时的流民亚文化群体。
芝加哥学派: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