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孙茜)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月球会议5月31日至6月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59个航天相关领域研究机构与企业,以及29所大学、6个非政府组织等的航天专家和月球科学家,共商未来探月发展大计。
据了解,这是国际上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性月球会议,主要包括主旨报告、分组交流讨论、展览、学生和青年专业人员活动及相应的社会活动,就科学与探索、生命科学、载人月球—火星探测、生命保障等议题进行研讨。会议包括“人类有哪些探月计划”、“最近任务的结果”、“从空间站和探测器到月球基地”、“月球和人类社会、公众以及年轻人的影响”等四个议题。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陈求发表示,中国于2007年首次探月成功,只是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的第一步。中国在独立自主发展技术的同时,希望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月球探测工程水平,实现与各国的技术和资源互补,共享探测成果。“本次世界月球会议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搭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伯尔尼·费尔巴赫在会议上指出,中国快速发展的太空计划,以及在探月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果,是国际宇航联合会选择北京举办此次世界月球会议的重要原因。他说,这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会议正逢其时,其重要意义有三:一是从科技角度看,月球是人们非常感兴趣的星体;二是探月有助于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三是太空探索是让人感到激动的挑战,对各国来说都如此,需要携手合作、实现共同目标。
最近日本宣布将耗巨资发射一个月球机器人,而美国则宣布削减有关月球探索计划经费。对此,国际宇航联副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吴燕生认为,这两个发达国家在深空探测方面表现出的“一进一退”态势,与每个国家选择的探测目标有很大关系,向外太空不断延伸人类的脚步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而月球作为地球近邻,对它进行探测是积累深空探测经验的一项基础工作,月球也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的前进基地,将探测外太空的第一步定位于月球,是最现实、最直接、最务实的做法。我们也有这样的梦想,但路要一步一步走,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完成月球探测任务,在深空探测实践中获得自己的积累,为今后中国人走得更远奠定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