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人们偏好公正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9 11:0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和宗教或许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在关注公平与公正。这表明,人类有一些共同的基本价值。近年来,已经有多项经济学文献使这些共享的人类偏好清晰地显示了出来。这些研究以可控的实验室实验为基础,收集了令人信服的个人偏好公正的证据。在这些实验中,个人通过实验行为相互作用,并在严密控制的条件下与真实的货币打交道。通过大约10年的实验得出的结果,否定了以往标准经济学模型中的假设,即所有的个体在物质上都是自利的。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最后通牒”游戏。在这一游戏中,要求一个参与者(提议者)在他与另一个参与者之间一次性分割一定数额的金钱(比如说100美元),第二个参与者(回应者)有权力简单地表示接受或拒绝第一个参与者的提议。如果第二个参与者接受,就可以实施该提议;反之,如果拒绝,两个参与者就都一无所获。两个参与者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而且都被告知他们永远不会跟对方再次打交道。

  在这种情况下,标准的博弈理论预测唯一的平衡是:提议者应该分给对方尽可能小的份额,而回应者则应该接受(因为聊胜于无)。但是,在高度异质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了几百次实验,实验金额从一小时的报酬水平到一星期的报酬水平都有,反复出现的情况却是,提议者分割给对方的比例都很高,而即便这样,仍会经常出现被拒绝的情况。在实验中频繁出现的分割比例竟然是50%。

  来源: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报告:公平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0页。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