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出版系统展示中越两国友好交往历史
本报讯(实习记者刘方圆 通讯员任思 龚瀛琦)由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和越南汉喃研究院合作,历时3年精心编纂的大型文献丛书《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日前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6月13日,该书在上海举行发布会。来自国内和越南的数十位专家齐聚一堂,追溯1314年至1884年500多年间的中越文化交流,研讨东南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是指历史上越南官方使节北使中国或民间人士来华旅行而撰述的相关汉文记录,其主要形式为燕行记、北使诗文集和使程图。《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搜辑了现存于越南的79种独立成书或成卷的燕行文献,以影印文献原书并为每一种文献撰著提要的形式,从一个特殊的侧面,系统地展示了1314年至1884年这500多年间中越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同时也通过“异域之眼”,直观地呈现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的感性样态。
《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收录的主要是越南陈朝、后黎朝、西山朝和阮朝出使中国的燕行使者的著述。据介绍,当年来华的使臣,在越南国内均是极一时之选的著名文臣,不仅汉文修养甚高,对中国历史文化也十分熟悉。燕行途中他们娴熟地运用汉文撰述使程日记,书写往来公文,以汉诗咏叹摹写各地风光,并与中国朝野士绅进行文字交流。这充分表明在20世纪以前的东南亚,由中国人创造发明的汉字及其书面语形式——汉文,确实和早期欧洲的拉丁文一样,具有跨国界通用语的功能,并成为东南亚汉文化圈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据了解,《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越南所藏编)》是中越双方学术机构和学者通力合作的成果。越南汉喃研究院提供了丛书所收大部分文献的清晰扫描件,并搜辑了部分作者的传记资料。复旦大学则负责文献的真伪考订、编年排次、提要撰写和影印出版,为此多次派员赴越南,核对相关文献原书,查验扫描文件。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发布18项司法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本报讯(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诸葛)6月20日,由中国法学会发布的《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9)》(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09年《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顺利实施,中央确定的60项改革任务全面启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17项改革任务出台了改革实施意见,18项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据了解,这是继《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08)》后,中国法学会连续第二年发布关于法治建设的年度报告。《报告》全文共约3万字,包括前言、关于立法工作、关于依法行政、关于审判、检察、公安和司法行政工作、关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关于法律监督、关于人权的法治保障、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关于环境法治建设、关于法制宣传、关于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关于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结束语和附录等部分。作为国家级的权威报告,《报告》贯彻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和要求,系统、全面地反映了2009年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和取得的成就,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对于向国内外介绍我国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
在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方面,《报告》指出,人民法院推进执行体制改革,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完善高级人民法院统一管理、统一协调本辖区执行工作管理体制,将执行实施权与裁决权分开行使,提高了执行工作水平。全国100多个法院开展量刑规范化试点工作,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进一步规范了刑事案件中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人民法院建立诉讼和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相结合的大调解格局。
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报告》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刑法,提高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最高刑,增加了打击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与有关部门联合签发《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在北京、天津、上海等16省(区、市)陆续推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在全国27个省(区、市)的218个地(市)、1336个县(区、市)、15123个街道(乡镇)推行社区矫正试点,累计接收矫正人员35万多人,减少了社会对抗,增加了社会和谐。
印尼科学家代表团寻求粮食安全方案
本报讯 6月17日,印度尼西亚资深科学家代表团应邀访问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位于Cobbitty地区的“植物育种研究所”(Plant Breeding Institute,Cobbitty)。该研究所正致力于解决有关粮食安全和环境问题。
本次访问由“植物育种研究所”主任彼得·夏普(Peter Sharp)教授主持,是继在堪培拉举行的专题研讨会后的另一项学术交流活动,由澳大利亚科学院(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s)组织。
根据印度尼西亚农业部长Suswono近期的一个报告,各种环境问题已经迫使印尼政府在维持粮食安全风险指数上进行了大量的尝试。Suswono表示,部分社区的供水危机源于非法伐木和将丰饶的土地转为工业用途,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印尼政府在努力达到国家粮食生产目标过程中所遇到的主要挑战。本次科学家代表团对“植物育种研究所”的访问也明确了印度尼西亚高级植物育种专业技术的不足,这些不足正是印尼政府应对粮食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上,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职工和印尼科学家代表团成员一同提交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并规划了未来的合作方向。(张肖雯/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