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高等院校视野中的哲学社会科学(下)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9 14:2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吉林抚松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吉林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教育部环境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第九、十届政协委员,吉林省政府决策专家咨询组成员,《应用生态学报》编委。曾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章、长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标兵称号等。

  进入20世纪50年代,学科发展的世界性趋势就是学科间的大交叉。比如生态专业,分支学科竟达100多个,新兴的环境科学,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其重要原因就是与其他诸多学科的交融。与自然科学的强烈拓展态势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就显得有些保守。

  就学科的性质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学科交叉,因为这类科学所研究的某一个问题都具有多学科性。比如,学科中争论比较多的库兹涅茨曲线,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需要研究的问题仍然很多,如果从事经济学研究的学者能参与进来,必将会使问题的讨论更深入。

  哲学社会科学更需要创新。现在,实证研究的方法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还有待完善。因此,从事数量经济研究,若能走出经济研究范畴跨入到其他学科,就会有重大突破。所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在于创新,学科间的交叉是创新可以选择的途径。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