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往往思想解放、工业发达。黄海之畔——美丽的青岛在这个喧闹的世界里,恣意绽放着其独特之美。身处环境优美的此地,青岛科技大学的师生们不仅开拓出“产学研服务地方经济”的新天地,而且为孩子们奉献出中国自己的动画形象——大角牛。
五月的北京夏意刚至,阳光明媚。记者在北京大学采访了青岛科技大学校长马连湘教授,他此行受邀在“亚洲地区大学与区域发展论坛北京高峰会”上作经验介绍。
“科技大学现象”名副其实
记者:贵校原为国家化学工业部直属高校,后几次易名,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学校自更名以来取得了哪些成绩?
马连湘:更名是对学校的一个较大促进。如果说,建设新校区拓展了物理发展空间,那么,学校的更名则给予了抽象空间,对学校发展很有意义。更名以后,青岛科大从原来的单科性院校逐渐向多科性学校转变。学校围绕化工专业发展了其他一些学科。当然,学校更名实际上也与大学管理体制转变有关。过去大学管理体制有中央的、行业的和地方的,现在把行业的去掉了。学校转到地方以后,变成中央与地方共建,因此必须考虑地方高校怎样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问题。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更名后学校发展的束缚少了,我们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