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术链接〉〉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04 15: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几年关于“国学”的研究呈多元化视角。主要分为学术反思、学人和中外关系史视角及专书研究。

  学术反思

  “国学热”在21世纪再度兴起,引发学界对国学问题的新一轮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国学”的定义及国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争论反映了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中的历史命运及未来前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对这场旷日持久的大争论进行冷静思考和理性探讨,引导传统文化进行自我批判和现代转换,重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应对现代性的挑战,是中国学术界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为此,《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3期以“国学热”反思与国学问题研究为题集中刊发了张曙光、干春松、赵林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国学热”现象的历史必然性、国学的思想文化内涵与性格、国学的定位及其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与界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曙光在《国之旧学 其命维新》一文中认为,国学之“学”是围绕着“人”展开的,儒学的仁道思想是其鲜明体现。通过对仁道思想的继承和扩展,不仅可以为现代中国人的安身立命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也有助于建构现代社会乃至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与整体,并与现代学术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解现代学术的弊端,但这必须经过基于唯物史观的文化与学术的充分“自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干春松在《“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一文中提出,国学的最佳定位是作为一种批判性的视角,让我们意识到学术传统的独特性和中国自身价值立场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拒绝西方的学科体系才能有效地延续本土文化的精神,强调国学的目的是超越国学。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赵林在《“国学热”的文化反思》一文中从三个方面反思当下的“国学热”,认为“国学热”是全球性的文化保守主义潮流与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相结合的必然产物,以儒学为主体的国学复兴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来指导国学的自我批判和时代更新,是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最必要和最关键的环节。

  除此之外,《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1期也曾刊发文章就“国学”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学人及中外关系史

  董海樱2009年在《法国研究》3期发表《雷缪萨与法国汉学》,指出作为19世纪法国第一位汉学家,雷缪萨在汉学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都更专业化、学术化,推动了法国乃至欧洲汉学学科化发展。

  谢崇宁2008年在《社会科学战线》12期发表《罗振玉与日本汉学界之关系考述》,指出罗振玉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其治学经历及其卓越的学术成就既是“罗王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产物,它受启于海外学术,是中国近现代学者与国际汉学家互动的结果,反映了中国传统学术现代化的一段不容忽视的历史。

  张西平2008年在《中国文化研究》冬之卷发表《17世纪德国汉学研究——以基歇尔、米勒、门采尔、巴耶尔为中心》,指出这些汉学家在德国开启了欧洲本土的汉学研究。18世纪后欧洲汉学属于法国,但在17世纪,欧洲汉学的重镇是德国。

  专书研究

  金学勤2009年在《孔子研究》3期发表《〈论语〉成书“层累论”及西方汉学界相关评论》,指出西方译者们对《论语》的翻译和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美国汉学家白氏夫妇的《论语辨》提出《论语》非孔子言论集,乃历230年“层累”而成的“早期儒家史”。

  (宋晖、杨阳/摘编)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