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电视剧《三国》一经亮相就成为各播出电视台的收视率保证。但与高居榜首的收视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的批评和网友的叫骂。其中,受攻击最多的是剧中时空穿越的历史错误和半文半白的台词。与此同时,《万历首辅张居正》、《杨贵妃秘史》等一批历史题材剧也在热播之中。在这一背景下,有关历史题材剧的价值定位、社会功能及其如何反映历史真实等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带着上述问题,本报记者请有关学者从学术角度进行了解读。
当代责任:传承历史文化 提升民族思维
依据目前学术界普遍接受的“大戏剧”概念,历史题材剧的范围包括话剧、戏曲、歌剧、舞剧、电影、动画片、广播剧、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历史题材剧内容非常丰富,数量非常庞大。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丽文认为,历史题材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历史正剧就是基本忠于历史事实、风格严肃、内容严谨的作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另一类是情节虚构、以娱乐为主的古装戏,有人也把它叫做类型剧。
历史题材剧是人类了解祖先、传承文化的重要形式。对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来说,其意义更为重大。刘丽文认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曾在世界上遥遥领先,但西方人对我们悠久的文明所知甚少,就是今天中国的年轻一代,同样不了解自己的过去。历史题材剧迎合了人们了解过去的心态,有着非常高的收视率。因此,历史题材剧别无选择地应该担当历史文化传承的重任。特别是历史正剧,其内容涉及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自然包含了文化历史传承的意义。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进一步指出,任何历史都是在满足当代人对历史的认知。认知历史也就是认知现实,很多有影响的历史题材剧都是在表现历史的时候表达了当代人的价值观和态度,这其中既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包含了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某种提升,即通过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找到现实的一套价值观和态度。
除了历史文化传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冷凇博士提出,历史题材剧对提高观众的审美情趣和辩证思维也有一定作用。受大众文化冲击,历史题材剧的创作要迎合观众的娱乐需求,但换一个角度说,观众的审美情趣又是可以引导和培养的。历史题材剧特别是历史正剧恰能发挥这方面的作用。因为一部严肃的历史题材剧能够引起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人们可以通过对历史进行另一种解读,获得精神上的愉悦。观众的素养提高了,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好的作品产生。历史题材剧如果能上一个新层次,对整个民族的思想力都是一个提升。
创作底线:符合当时语境 不引导观众曲解历史
正因为历史题材剧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其创作如何正确反映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上世纪60年代关于这一话题曾经引起史学界和文艺界的争论。时过境迁,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尹鸿提出,历史题材剧是从个体和微观角度来反映历史的,表现历史事实时必须采用一定的艺术视角。因此,在历史真实和艺术虚构之间,历史题材剧应该找到一种平衡,无论如何都应该以不引导观众曲解历史、不引起观众对历史的误解为底线。对此,冷凇也认为,历史题材剧如果涉及真实的历史人物,在没有明示该剧为“戏说”或“虚构”的情况下,就应该遵循不违背历史常识的原则。
绝对的真实肯定是不存在的。冷凇认为,历史题材剧的创作只能遵循“事实不虚,形式不拘”的原则。所谓“事实不虚”就是整体不违背历史规律和常识,“形式不拘”就是细节刻画不要求与历史教科书及观众的固有认知一致,允许历史题材剧为人们提供对历史的另一种解读。对此,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李凭特别提出,在历史正剧中添加“靓仔”等具有明显现代特征的词汇可能就不符合历史语境,这样的历史题材剧也很难成为经典。
挑战传统认知:尊重抑或颠覆
谈到历史题材剧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间的平衡,还有一类问题也值得关注,即历史题材剧如果涉及观众熟悉且有文学作品支撑的历史时,其创作是否要考虑历史事实在文化传承中已经形成的传统认知?
李凭认为,历史题材剧不管是正剧还是纯娱乐的类型剧都是通过艺术真实间接地反映历史真实。以新版电视剧《三国》为例,引起争议较多的就是曹操在剧中的正面形象。三国时期最主要的历史文献是《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释。在上述文献中,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有关这一点早已在史学界形成共识。但是,在传统的历史题材剧中,曹操始终是以白脸奸诈的形象出现的。
李凭强调,从文献《三国志》经小说《三国演义》到戏剧《三国》,其间经过像罗贯中那样有名的文学家、像毛宗岗那样有名的批评家,还有无数无名的说唱演员,反反复复地推敲、品评、排演,白脸曹操已经成为超越历史事实的一个文化符号,从历史文献的角度看是虚构的,但是在艺术上却是典型的形象,它已经深入人心难以扭转。传统文艺作品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文献,为了追求历史真实而去颠覆传统认知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与此同时,也有其他情形。刘丽文举例说:“以秦始皇为例,中国当代与古代对秦始皇的评价就是两个极端。古代刺秦剧几乎都只看到秦始皇残暴的一面,而对他统一天下丰功伟业熟视无睹。古人用秦始皇的道德罪恶抵消了他的历史功绩。而当代一些刺秦剧则基本相反。”这种颠覆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
现实困境:缺乏思想深度 “扁型人物”太多
情节和人物塑造是历史题材剧特别是历史正剧呈现历史事实的主要路径。目前,历史题材剧存在的问题也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首先是缺乏思想深度。刘丽文指出,平心而论,国内历史正剧的导演大都恪守“文以载道”的文艺观,抱着给观众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道德上的教诲的历史责任感拍摄作品。但他们往往只是一般地表现历史经验教训,一般地表现政治斗争的险恶和一般地刻画人性的复杂,而不太注重或者说虽然注重了但客观上并没有达到从一般的、个别的历史现象中找出某种带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前人探讨得不多或没有探讨过的哲理,缺少对历史的整体性哲理反思,如伦理道德与历史进步的关系,政治权力对人性的异化,制度对权力制约的作用,爱情与政治的关系,传统伦理道德的利弊,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延续的原因等等。由于历史题材剧大都没有很好地回答上述问题,不可避免地在观众中产生了这样的认识,即历史题材剧有肯定皇权思想、宣传奴才意识和等级观念等价值观上的错误倾向。这可能并非导演的本意,但的确是某些历史题材剧所产生的副作用。
其次,历史题材剧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有单一和绝对化的倾向。冷凇提出,历史题材剧中“扁型人物”过多,违背了历史规律。所谓“扁型人物”是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的说法,是指文学作品中性格单一、缺乏变化的人物。实际上,历史人物不应该是脸谱化的,绝不是只有十恶不赦或者高大全两种性格选择。对于这一问题,刘丽文也认为,历史题材剧的确存在对正面人物或者说历史上的有为之君、有为之臣描画得过于完美的问题。以近年上演的较著名的几部清代戏来说,剧中的皇帝几乎个个都精明强干。《康熙王朝》中的康熙既有经天纬地的韬略,又有勤政爱民、视民如子的仁爱之心。《雍正王朝》中的雍正皇帝勤政廉政、鞠躬尽瘁。近日正在热播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前半部中的张居正也是一个高大全的人物。难怪有人会说,看过某些历史剧,自己就爱上了封建王朝。这样塑造人物不能不说是种遗憾。
上述两方面问题已经成为历史题材剧思想性和艺术性继续提升的主要障碍。
未来发展:发挥学者作用 借重专业研究
谈到学者参与历史题材剧创作,有人提出,对电视剧这种纯娱乐的文化快餐,没必要从学术角度对其指手画脚。但是,有更多的学者认为专家参与值得肯定。尹鸿强调,向公众传播文化从古至今都是知识分子的使命。这当然不是知识分子唯一的功能,但在历史题材剧的创作中吸收更多历史学家的意见和建议,恰恰体现了人们对知识和专业化的尊重,代表着一种进步的潮流。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陈长琦也认为,历史题材剧的创作应该有历史学者的参与。这是经典历史题材剧的成功经验。因为由历史学者对剧情所呈现的历史背景把关,可以避免一些大的失误及常识性错误。比如旧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开场就使用了“魏”、“蜀”、“吴”三面旗帜交互飘扬的镜头,这就犯了违背历史常识的错误。三国时期,“蜀”并不称“蜀”。刘备自称汉室后裔,自认为是汉朝的继承人,其建立的政权因而称为“汉”。“蜀”是别人对它的贬称。刘备不可能自称为“蜀”,更不可能高举“蜀”的旗帜。像这样的错误,学者很容易从专业角度发现。
具体到学者参与历史题材剧创作的路径,冷凇介绍了国外的情况。他说,学者参与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学术休假”的机会直接参与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二是进行媒介批评,当裁判;三是参与由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对播映后的影视剧进行事后审查。以上三种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专业人士对历史题材剧的学术评判。总体上看,学者参与能够发挥安全网作用,对历史题材剧发挥文化传承功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很多历史题材剧的创作已经开始注意吸收专家意见,某些历史题材剧的编剧本身就是历史学者。另外,国家成立了重大革命与历史题材影视剧领导小组,注重发挥专家作用。但是,学者们已经看到,历史学者的这种参与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历史题材剧的历史错误,毕竟历史题材剧不是历史本身。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