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破解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症结
作者:houbo   日期2010-06-28 15:0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6月14日,第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拉开了帷幕,国内外电影界人士齐聚上海热议中国电影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影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国家,但是仍需清醒地看到,我们电影产业的基础依旧薄弱,我们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多。带着关于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提升电影文化底蕴

  在前不久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0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电影产业中文化内涵的缺失、整体制作水平降低、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目前,中国电影产业在高端上对中国民族资源的开掘存在着问题,同时,艺术影片也普遍存在山寨、媚俗这些问题。专家们甚至提出,由部分电影带头的山寨样式已经成为一个娱乐的标杆,这点对于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影响极大,也很让人痛心。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喇培康在会议上强调,作为世界电影强国,生产的影片要在追求经济效益、充分尊重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分析认为,当前电影商业和电影美学的分裂可能是一个必然产物。“那么多电视频道播电视剧,还有那么多非法的音像产品在流通,在世界上找不到任何一个电影大国是这样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

  但尹鸿还是表示了自己对在产业初期大量电影一味靠商业元素吸引观众现状的忧虑。“商业化初期,商业元素使用是拉动观众进影院的一种必然方式,确实唤起大家观影的欲望。但是最终要用电影的价值观和影响力征服观众。今天它确实面临一个危机,就是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文化价值表达。”

  “把最大多数观众吸引到电影院来是第一步的,然后让他们的消费物有所值,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活跃在电影产业第一线的光线影业总裁张昭道出了电影产业的关注核心。

  扩展海外影响力

  尹鸿指出,虽然经过了这几年快速成长,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看上去繁荣的现象,但是却依然掩盖不住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去年几乎没有中国电影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虽然说中国电影去年在海外有20多亿的票房,但是那基本上都是合拍片,票房都是国外公司海外发行的收益,和我们基本没有什么关系。”

  分析海外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尹鸿认为罪魁祸首是这些年盛行的“大片”,在他看来,正是因为这些大片占据了太多的资源,造成了电影市场的畸形发展,造成了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困境,从而影响到了电影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从根本上导致电影整体制作水平的相对下降。

  而在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看来,当前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下降的原因在于文化底线越来越低,体现不出中国文化特色,也无法吸引海外观众。“作为衡量具有中国特色电影产业的重要尺度,就是要遵循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坚守人文关怀,自觉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文化责任,努力创作出与时代相当的审美大片,呈现出自主创新并具有民间亲和力的特色。我们要想跟好莱坞并存,自主创新是一个核心。”

  中国影协电影产业研究中心主任、《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主编刘浩东认为,电影产业发展模式值得重新审视,不应盲目学习好莱坞的“大明星制”,“因为我国目前的电影市场远没有美国大,因此,中国如果一味地学习好莱坞会对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这方面,日本模式则值得我们借鉴。”
 

  建立青年人才体系

  一部《阿凡达》让中国很快建起了一个3D电影的强大市场,3D放映和制作设备及国外3D电影源源不断地输入。面对繁荣的3D市场景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却指出了繁荣景象背后的危机所在。“我们的设备有了,可是我们自己却拍不出高技术的电影。”他认为,这其中的根本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没有及时跟上。

  尹鸿认为,在支持电影产业发展的众多体系中,人才体系最重要。对中国电影而言,大量依赖港台电影制作人和专业人士原因在于过去缺少这方面的人才培养积累。“应该建立一个人才体系,这个体系是从学生选拔、教育培养到拍摄初期的培育,甚至应该是社会资金加政府投入一起搞一些“百人计划”都可以,并送人才到国际发达的企业里面去实习。中国如果有300—400人达到国际水准,整个制作水平会得到大的改观。

  喇培康也基于国外电影发展史表示,世界电影强国均注重青年电影人才的培养。“这是一个国家电影崛起的标志,表明这个国家电影生产后继有人,关系到电影产业的源头和根基,关系到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高度重视向电影产业源头注入新鲜血液,政策要对青年导演倾斜,对青年导演的第一个项目要予以扶持。包括以法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无一不对处女作予以特别的关注和极力的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