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走马世博 展望中国——欧盟科技合作
作者:houbo   日期2010-06-28 16:0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自5月1日开园以来,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累计已突破1000万人次,而各个参展国家与地区也借上海世博的机会,凸显各自特色。欧盟及其成员国齐聚上海世博会,运用高科技全方位阐释其低碳环保、可持续、创新等发展理念,深化或重塑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此外,世博会也成为欧盟与中国开展科技合作的新契机。

  欧盟成员尽展各自科技特色

  2010年的欧盟尽管仍面临后金融危机困扰,但欧盟及其27个成员国齐聚上海世博会,展示其科技特色和环保新理念。

  各国展馆在建设材料方面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或使用本国天然材料,或就近使用中国材料。葡萄牙馆与捷克馆用本国软木筑成外立幕墙或展区墙壁贴面,环保且可回收。西班牙馆采用中国藤条,以天然编织成的藤板作展馆外立面。挪威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原材料中包含有中国竹子。

  各国还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建设场馆,芬兰馆外墙采用了一种新型纸塑复合材料,是首次大规模应用和展示。法国用新型混凝土材料制成线网来“包裹”展馆。瑞典馆使用胶合木这种安全、防火性能优越的材料。意大利馆采用透明混凝土,能够通过不同透明度的渐变来显示建筑内外部的温度、湿度。

  还有不少参展国利用阳光、空气、雨水等自然要素,采用高新技术实现低碳、节能。荷兰高科技遮阳伞可以吸收并积聚能量。英国馆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丹麦馆外立面上的孔洞可以让阳光照进室内,还有助于自然通风,每个孔洞都安装有LED光源。芬兰“冰壶”顶部的碗状开口设计,可促进自然通风,且铺设太阳能电池板,为展馆制冷等设备提供电力。意大利馆则利用太阳能、空气和水流实现展馆生态气候环境。捷克馆模拟天然降水装置,展示如何循环利用自然降雨。德国馆也在“材料之园”展示各种新型材料。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