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语言的经济学、经济语言学与经济学的修辞——“语言经济学”语源考辨
作者:houbo   日期2010-06-28 15:4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不同文化或地域间信息交流及经贸往来的频繁发生,语言和经济的关系成为各国学者日益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汉语学界一般称之为语言经济学。但是翻阅文献,人们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称谓还是有多种提法,特别是英文称谓,常见的有:Economics of Language, Language Economics, Econolinguistics以及Economics and Language等。如果将它们严格地译成汉语,依次是“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经济语言学”和“经济学与语言”。除此之外,还有一类研究与此相近,即经济学的修辞。这些概念上的含混,既不利于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也可能给相关研究带来某些不必要的麻烦,一般的读者或许也会感到疑惑。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这几种不同称谓加以界定或澄清。

  “语言的经济学”提出与兴起

  信息经济学家Jacob Marschak在考察语言信号传递效率问题时,于1965年首次提出了“语言(的)经济学”这一概念。不过Marschak并没有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只是将其划分成“规范的”和“解释性的”两类,认为前者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效率问题,后者则应关注(语言)通信系统的起源和生存问题,进而从语言生存与发展的角度引出了对语言的成本、收益、价值和效用等经济特性的讨论。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