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春
立春为什么叫打春?
打春即“打牛迎春”。古代在立春前一天,府县官把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门前,立春之日用红绿鞭抽打之,表示送别寒气、催牛下田、祈祷丰年。
鞭春牛的习俗起于西周。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此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送土牛于城门外,执鞭击之;接着,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之风日益活跃,由宫廷、官署而遍及乡里。杨万里《观小儿戏打春牛》:“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
雅座
雅座是堂周另设的客座,它的意思并不是“文雅的客座”、“雅静的客座”。
“雅”本作“厊”。许慎《说文解字·广部》:“厊,庑也。”“庑,堂周屋也。”
申根区
申根区指具有共同外部边界而没有内部边境检查的区域。
申根: Schengen的音译词,卢森堡边境一小镇名。1985年由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五国在卢森堡边境小镇“申根”签署协定,即申根协定,亦称申根协议、申根公约。申根协定的目的是取消相互之间的边境检查点,并协调对申根区之外的边境控制。该协定规定,其成员国对短期逗留者颁发统一格式的签证,即申根签证。申请人一旦获得某个国家的签证,便可在签证有效期内在所有申根成员国内经申报而自由流动。加入这一协定的国家叫做申根国,协定生效区域叫做申根区。
大相径庭
本作“大有径庭”,意即“过分偏激”。《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春秋时期,楚国狂士接舆对肩吾说北海有一座姑射仙山,山上的神仙可以让世界五谷丰登。肩吾认为接舆的话大而无当、过分偏激、不近人情。唐代成玄英疏:“谓接舆之言,不偶于俗,多有过差,不附世情,故大言不合于里耳也。”后演变为悬殊义。明代以来作“大相径庭”至今。
先秦时,“径”指狭窄的小路(西周时“路”能通行三辆马车,“道”能通行两辆马车,“途”能通行一辆马车,“畛”只能走牛车,“径”则仅能走牛或马)。“径”还经常指邪路、邪道。但是“庭”是施政迎宾行礼的重地,它要比“径”大得多,径庭二者相距甚远。《史记·张仪列传》:“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据考证,当时每辆车的车体约占地六平方米,陈三十乘,庭的面积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明代方以智《通雅》:“径庭,犹言霄壤。言径路之与中庭,偏正悬绝。”清代王先谦《庄子集解》引宣颖云:“径,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