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批判”的危机与“危机”的批判
作者:duanxp   日期2010-06-28 14:1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危机”与“批判”有着天然的联系。在一些西方文字中,二者在词源上的联系暗示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危机”(la crise, die Krise, crisis, krisis)的希腊词源是krinein, 原指“分离”、“选择”、“决定”或“判断”,后来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盖仑用krisis一词描述病人的危象。“批判”的希腊词源是krites,原指“判断”,后被医学引申为“危急”。英文词critical至今仍保留这层意义。在中文中,虽然“批判”与“危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语,至少在字面上看不出它们有何直接关联,但中国文化中的危机意识在获得恰当的表达和合理的运用时,能使人们批判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处境。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危机史强化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批判意识和危机意识,使其在批判与危机之间建立了一种实质上的关联。

  人类社会近几十年来经历着“批判”的危机。这场危机在市场繁荣假象的掩盖下,以更加隐蔽的形式存在并导致了其他种种危机。因此,当我们追溯各种危机的根源时,不应忘记对危机的批判最终将指向批判的危机。因为批判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既是社会危机的主观根源,也是社会危机的一种征候。

  这里所说的“批判”的危机是指批判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德文的Legitimitaet 包含了合法性、正统性和正当性这类含义,只有当它与法律相关时才可译为“合法性”,但我国学界有时将本该译为“正当性”的地方译成了“合法性”)正处于危险之中,亦即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的自我批判和接受批判的意愿、意志和能力正处于危险之中。承认批判的正当性意味着把批判作为社会自身免疫机制的一部分,作为促进社会健全的重要方式和一个健全社会所固有的精神气质。承认批判的合法性则意味着把批判作为可以得到法律保护的文化权利。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