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使用社会形态这个概念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特征就是马克思是在社会有机体的意义上来使用社会形态概念的,我把这个理解为19世纪对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的超越。第二个特征是他确定无疑地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讨论社会形态问题。我觉得要把社会形态问题讲清楚,首先要去掉遮蔽,斯大林在1938年论证原始公社制、奴隶占有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五大形态,实际上遮蔽了我们对马克思原著性论述的一个理解和解读,这五大形态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普洛克路斯忒斯的一张床,它肯定存在问题。另外一个是斯大林把五大形态定死了,实际上马克思人类学分析研究表明,我们东方国家有可能跨过卡夫丁大峡谷,避免资本主义重走一遍。所以,斯大林的五大形态更多的是意识形态化的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提出社会形态理论有多重视角,他从“巴黎手稿”到晚年一直从不同角度来讨论社会形态问题,有的时候他从劳动、异化劳动角度来讨论,如“巴黎手稿”中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三个阶段,异化和私有制产生之前的那种状态,私有制和异化劳动被扬弃后的状态三大状态;有的时候他从所有制角度来讨论,有的时候他从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有的时候从分工和交换,有的时候从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来展开讨论,所以我觉得社会形态理论不能抽取掉讨论的视角。
?在马克思的研究中有个分界线,这个分界线就是他在晚年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以后,因为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在马克思解读它之前,对原始社会的那个状态,虽然他接触了好多人、好多资料,但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所以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在三大形态中,在他阅读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之前,他处于假设状态之中。之前好多人都在谈三大形态,例如神学的、哲学的、实证的等等,而且黑格尔的“否定—肯定—否定”的这个思维方法对马克思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青年时期马克思没有研究经济理论,他谈论的三大形态多半是一种假设性的。他阅读了摩尔根以后,了解了古代社会的性质以后,可能才有更清晰的认识。所以马克思对三个社会形态的描述中,《资本论》中的描述可能更能表达马克思的思想,这就打开了一个空间,因为他谈得比较笼统,所以我们在分析不同国家的时候完全可以跳出不同社会,也完全可以跳过资本主义社会,因为他的三个阶段——异化前、异化后、异化之扬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