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人们就很想解开心智和人脑的奥秘。近几十年来,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改进,尤其是事件相关电位和脑功能成像研究技术的广泛运用,学术界在脑神经活动的细胞分子和基因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惊人的成果。脑科学研究成果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人脑的构造和功能,为人的教育包括特殊儿童的教育与训练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启示,也使学习教育的意义更加明确了。特殊儿童发展障碍的形成存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方面因素。
后天学习影响脑的发育
现代脑科学研究揭示出人脑是世间最复杂、最细致的体系。人脑的平均重量为1400—1500克,约占体重的1/40, 比其他哺乳动物脑的重量比值要高得多(如大象的脑只占其体重的1/500)。人脑和电脑都是按照一定程序运转的,所不同的是电脑是按照人编制的程序进行操作,人脑是根据感知、记忆、反馈学习等过程不断地编排、修正和终止程序。其实,婴儿刚出生时,脑就非常复杂,能想很多东西,但此时既不会走,也不会说,更不能行使自己的意志。
此外,从动物实验中得知,脑的边缘系统与情绪之间关系密切,损伤海马和扣带回会破坏正常的情绪调节,诱发情绪的改变,而且情绪与脑内的化学活性物质的活动和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诚然,尽管我们已能确定边缘系统以及Papez 回路参与情绪的产生和表达,但仍不足以解释产生七情六欲的生理基础,脑科学目前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明确地回答这一问题。
人脑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有机体以遗传信息为基础的自我建构过程。人脑在发育过程中,以每分钟25万个神经细胞的速度生长,最终达到千亿个,每个神经元又与大约100个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这些联系不可能都经过DNA的详细编码,因为整个基因的存储量(10万)比突触量少得多。即使这10万个基因全部用来控制中枢神经的遗传和发育,其决定的信息量也与1012个神经元和1015个突触联结的模式不相配,所以,这就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证据:后天学习必定会对脑的发育产生重要影响。有关盲童的研究发现,对1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三四天短时间的光线剥夺,其大脑的对应区域就会退化;将婴儿置于黑暗中长达两个月之久的话,这种损伤就可能是永久性的。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