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史学创新的内涵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8 10:3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近三十年来,国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可谓日新月异,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的最主要原因,一是国内学术界与国际学术界的对接,二是国内学术研究强烈的转型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在审视国际优秀学术成果的时候,发现我们的研究,无论是理论和方法还是视角与基点,甚至于材料的运用,竟然如此的狭隘。于是,在大量接受海外学术思潮的同时,学人们纷纷开拓视野,改进学术研究的路径,力图使自己的研究与国际学术接轨,以改变国内学术长期流于单一的现状。尽管不少学人由于种种原因仍固守原有的学术研究模式,甚至排拒一浪、紧随一浪的学术潮流,但一批中青年学者成功地促成了自身的学术转型,或以后来居上的姿态,直接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学术研究中。这些学人们孜孜以求的便是不断的学术创新。

  学术研究需要不断创新,否则学术发展便无从谈起。然而,“学术创新”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学术创新有其特定的内容,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性。学术创新是一种素养,一种自觉。学术创新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积累和良好的学科知识结构。就史学研究而言,学术创新应该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必须与史学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史学研究应该具备敏锐的学术眼光,高度关注和把握学术界的发展动态和趋向,以使自己的研究居于前沿,避免研究成果陷于陈腐、重复。对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学术范式予以重视,这是学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科学的发展一直就是在新范式与旧范式的不断更替中前行的。同时,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照应,任何脱离现实关照的历史研究,都将远离学术发展主流,或在学术不断的发展中被逐渐遗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