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中山舰及武汉会战国际研讨会在武汉召开
作者:haowj   日期2010-06-28 10:56: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讯(记者新兰 通讯员夏毓婷)为进一步推动中山舰及武汉会战学术研究与交流,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夕,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的历史文化学者近日汇聚武汉举办中山舰及武汉会战国际研讨会,以挖掘中山舰及武汉会战在中国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启示。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武汉市委、市政府中山舰陈列保护领导小组共同主办,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江夏区委区政府承办。

  一代名舰“中山舰”以伟大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原名“永丰舰”,先后参加过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在抗日战争中,“中山舰”勇战强敌,1938年武汉会战中遭遇日机袭击遇难于长江武汉金口江段,从此长眠于江底50余年,直到1997年被整体打捞出水,目前陈列于武汉市金口镇修建的中山舰博物馆。

  会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陈鹏仁、武汉大学教授萧致远、武汉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方耀强等15位专家学者,就中山舰的历史沉浮、武汉会战的历史意义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所形成的论文集共收录了近40篇专业学术论文。

  与会学者表示,举办中山舰及武汉会战国际研讨会意义重大。中山舰及武汉会战是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中国人民抗日御侮的历史见证。中山舰喋血抗战与壮烈殉国的历史,表现了中华民族宁死不屈,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在研讨会上,来自日本大分县立医术文化短期大学的邓红教授带来了一批关于中山舰的珍贵日文资料,包括日本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藏《汉口攻略作战第十五航空队战斗概报》。邓红表示,已经将这些资料的复印件捐赠给了中山舰博物馆,希望能丰富中外历史学界对于中山舰的研究成果。

  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120余人与会。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