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金蝉脱壳”讨国贼——蔡锷起兵讨袁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10 14:4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之申令,并改民国5年为洪宪元年。此举立刻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当月25日,云南都督蔡锷联合李烈钧、唐继尧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率先发起“护国”讨袁运动,蔡锷为“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然而,在此之前不到一个月,蔡锷还处在袁世凯的监控之下。

  刀剑之锋 国家之锷

  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1882年出生于湖南邵阳。1897年,蔡锷考入长沙时务学堂,成为梁启超的弟子。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时务学堂停业,蔡锷先赴上海,入上海公学,后亦赴日本求学。1900年随唐才常回国,准备在汉口发动武装起义,未成,遂再赴日本,并改名“锷”。锷,刀剑之锋刃也。蔡锷再次赴日就学于军事学校,实欲为国家之锷。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蔡锷以新军协统宣布独立,云南军政府成立,遂被推为首任都督。督滇二年,政治修明,境内安静,在云贵一带树立了极高的声望。此间,蔡锷曾撰《军事计划》一书,并编《曾胡治兵语录》以为训练教材,影响颇大。

  1913年国民党“二次革命”反袁之时,黄兴曾密约蔡锷,蔡锷以为袁氏势力正盛,不可轻举,遂宣布“中立”。“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势力已几近覆盖全国,唯云南、贵州、广西,为袁氏所不及。这些地盘正是蔡锷旧部或门生所控制。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