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提议重新规范“kǎn大山”
作者:haowj   日期2010-05-06 14:5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kǎn大山”是北京方言,现在似已进入普通话的词库了。其源盖出于山区农村。起初人们将上山砍柴俗称为“砍山”。既然是砍柴,当然不会那么斯文,也不会有准定的目标、地点,反正是哪里有就在哪里砍。久而久之,那种同样毫无目的地神聊海说,也就被大家喻作“砍山”或“砍大山”,而其初始时的意义,反被“神聊海说”这个引申的意义冲淡到消失的状态了。这种“神聊海说”不同于表示健谈的“侃侃”,因为后者实在是一种文人从容不迫的雅谈之状,不足以表现“砍大山”所包含的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神”和“海”的味道。所以,在《汉语大词典》中就只有“砍大山”,并注释道:方言。聊天。且有例句:每天晚饭后,这几个年轻人就聚在一起砍大山。而没有现在一些人所写出的所谓“侃大山”的词条。

  应当说,“砍”之为用,是有历史传承性的。《水浒传》第115回中李逵对其属下鲍旭、项充等人说的话时,写的是:“今日我在先锋哥哥面前,砍了大嘴,明日要捉石宝那厮,你二个不要心懒。”这里的“砍了大嘴”,就是“说了大话”的意思。李逵并非文人,自然不会用那个文绉绉地“侃”。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