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研究应具备反省和自觉意识
来 王新(首都师范大学)
跨学科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兴起,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许多传统的学科,在跨学科研究思路的影响下,其学科体系和学科理论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可以认为,跨学科研究促进了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给相关学科建设方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甚至催生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有的学者指出,跨学科研究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新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已经引起了中国学科门类的分化和重组,给中国当代的学术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然而,跨学科研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界定,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跨学科研究究竟是一门学科,还是一种研究方法,抑或是一种研究理念,也是学者们长久争论的话题。此外,跨学科研究在当代学术研究中的地位问题,跨学科研究与传统学科研究、综合研究的关系问题,跨学科研究问题本身的反思与评价等问题,都还没有作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影响到跨学科研究的健康成长,成为进一步发展需要突破的瓶颈。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学术将会向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方向拓展领域,在这一过程中,跨学科研究也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示。跨学科研究的理论问题和对自身发展过程的反省问题,很可能成为跨学科研究未来关注的学术现象和研究领域。
往 孙三百(本报跨学科研究版编辑)
目前一些新兴学科大多具有跨学科性质,并且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由于跨学科研究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实现整合研究,也给跨学科研究的深入开展带来一定难度。然而,更好地攻克跨学科研究中的种种瓶颈,恰好体现了这一研究的价值所在。本报期待更多学者支持跨学科研究,深入探讨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方向,共同推动学术进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